調理陰陽

神清氣爽,就要底“氣”十足《千金方》提出:“心勞補脾氣以益之,肝勞補心氣以益之,脾勞補肺氣以益之,腎勞補肝氣以益之,肺勞補腎氣以益之。”是指凡母髒虛勞,可補益子髒之氣,以期子髒之氣得充,而使母髒之氣得復。氣來源於臟腑,運行於經絡,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因為人體內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津液和血液的流動,都需要處在正常體溫下才能正常運行,而氣的運動又能給人體提供熱量,能維持且調節人體恆溫,從而保持體內生理活動能夠正常進行。但是,如果體內氣運行不暢,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虛弱、面色蒼白、出現呼吸短促、頭暈、四肢乏力、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症狀。這大多數是與現代人承受壓力過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基本信息

概述

調理陰陽
tiáolǐyīnyáng
〖解釋〗猶言調和陰陽。
〖出處〗·荀悅漢紀·文帝紀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調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
〖示例〗以公~,燮諧風雅,三靈允降,萬國同和,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南·陳·徐陵《陳公九錫文》

相關

詞語辭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