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薩

布薩

布薩,巴利文Posatha或Uposatha,混合梵文Poṣadha或Upoṣadha,梵文Upavasatha,為音譯“布薩他”的簡稱,意譯淨住、善宿、長養等。屬佛教僧團的持戒行為。

基本信息

簡介

布薩 布薩
根據佛所制定的 戒律,僧眾應當於每月 望晦(農曆十五日、三十日)兩日齊集一處,共誦《戒本》,自我檢查有無違犯戒律之事。如有違犯,便應按照情節輕重,依法懺悔。懺是梵語 「懺摩」的簡略,意是請予容恕。這一行事叫作「布薩」,義是「 長養」,意謂可以斷惡長善。漢地簡稱為“ 誦戒”。

具體解釋

布薩(Uposatha):華譯淨住,或長養。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與廿九日或三十日)集僧說戒經,使比丘住於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在家之法,於 六齋日持八戒以增長善法。(行事)原為梵語Upavasatha,變於巴利Uposatha,失梵語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灑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薩陀婆,譯曰淨住,善宿,又曰長養。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與廿九日或三十日),集眾僧說戒經,使比丘住於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齋日持八戒而增長善法,謂之布薩。因而就所作之法,謂之說戒或八戒。就其功能則曰布薩。又曰優補陀婆,譯曰斷增長,斷惡長善之義也。又名缽羅帝提舍耶寐Pratideśayāon;mi,譯曰我對說。此日向人懺悔所犯之罪也。智度論十三曰:‘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又曰:‘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願持此布薩福報生生不墮三惡八難。’玄應音義十八曰:‘布沙他,或作逋沙,此雲增長,謂半月叉磨增長戒根。叉磨此雲忍,謂容恕戒罪,舊名懺者,訛略也。’同二十四曰:‘布灑他此雲增長,謂半月叉磨增長戒根也。或言逋沙他,亦言布薩,皆訛略也。’寄歸傳二曰:‘半月半月為褒灑陀,朝朝暮暮憶所犯罪’,‘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意明長養淨除破戒之過,昔雲布薩者,訛略也。’行事鈔上四曰:‘布薩此雲淨住,出要律儀云:是憍薩羅國語。六卷泥洹云:布薩者長養,有二義:一清淨戒住,二長增功德。雜含雲布薩陀婆,若正本音優補陀婆,優雲斷,補陀婆雲增長。國語不同,亦呼為集、為知、為宜、為同、為共住、為轉、為常也。三千威儀云:布薩者,秦言淨住,義言長養,又言和合也。’玄應音義十四曰:‘逋沙他此雲增長,或名缽羅帝提舍耶寐,此雲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也。舊名布薩者,訛略也。譯雲淨住者,義翻也。’布薩與安居皆原為婆羅門教徒之行事(安居者防於雨期不健康時期外出殺草木小蟲,且資各自修養),王舍城諸外道梵志於月三時為集會,眾人群來周鏇,共為知友,供養飲食。佛勸瓶沙王制之,有比丘對白衣說經,白衣施食比丘等者原為月二回。次第增為六齋八齋等。此有如結八戒之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