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符號學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銘玉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150537
出版時間: 2005-01-01
版 次: 1
頁 數: 563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教材教輔>研究生

內容簡介

《語言符號學》是教育部1999-2000年度“研究生教學用書”遴選推薦書目之一,它填補了我國研究生教材,特別是外語專業教材的一個空白。作者在上編中為我們總結了符號學研究在上世紀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有關符號學的理論基礎。 《語言符號學》的中編展開對有關符號學的12個具體範疇或特徵的討論。下編中的亮點是對中國符號學研究二十年的小結。

圖書目錄

上編
第一章 語言符號概說
第一節 人與符號
第二節 符號
第三節 語言與符號
第二章 語言符號學概說
第一節 語言學
第二節 符號學
第三節 語言符號學
第三章 語言符號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索緒爾的理論思想
第二節 皮爾斯的理論思想
第三節 莫里斯的理論思想
第四節 巴特的理論思想
第五節 艾柯的理論思想
第六節 雅各布森的理論思想
第七節 巴赫金的理論思想
第八節 洛特曼的理論思想
中編
第四章 語言符號的二元對立
第一節 語言在言語活動事實中的地位
第二節 語言和言語的特徵
第三節 語言和言語的二元對立
第五章 語言符號的層次
第一節 廣義層次觀
第二節 狹義層次觀
第三節 語言符號的基本層次
第四節 語言符號的過渡層次
第五節 韓禮德的層次思想
第六章 語言符號的意義
第一節 關於語言符號意義的各種觀點
第二節 語言符號意義的層級觀
第七章 語言符號的指稱
第一節 意義和指稱
第二節 指稱的特性以及層級類型
第八章 語言符號的關係
第一節 組合關係
第二節 聚合關係
第三節 兩種關係的對立與聯繫
第四節 聚合關係和組合關係的套用
第五節 聚合關係和組合關係的制約因素
第九章 語言符號的時態
第一節 共時態和歷時態的關係
第二節 語言符號的共時研究
第三節 語言符號的歷時研究
第四節 語言符號發展的規律
第五節 語言符號的矛盾性變異
第十章 語言符號的功能
第一節 功能概說
第二節 社會因素和形式主義
第三節 功能研究的理論方法
第四節 韓禮德的系統功能學說
第五節 俄羅斯學者對功能語言學的研究與貢獻
第十一章 語言符號的主體觀
第一節 語構主體
第二節 語義主體
第三節 語用主體
第十二章 語言符號的雙喻觀
第一節 隱喻和換喻的共同特徵
第二節 隱喻和換喻的區別特徵
第三節 隱喻和換喻的具體體現
第十三章 語言符號的可逆性
第一節 可逆性的語言符號學分析
第二節 可逆關係的性質特徵
第三節 可逆句偶的功能分類
第十四章 語言符號的象似
第一節 象似性概念
第二節 象似性的哲學基礎
第三節 象似性研究概況
第四節 象似性的分類及在語言中的體現
第五節 象似性與語音意義
第六節 漢語語言文化的象似性
第七節 對語言符號象似性問題研究的展望
第十五章 語言符號的標記性
第一節 語言符號標記性的界說與判別
第二節 標記理論的思想淵源
第三節 標記現象的本質特徵
第四節 標記模式的認知、心理、文化和語用機制
第五節 標記理論在當代語言符號學領域中的研究及其套用
下編
第十六章 符號學的研究狀況
第一節 美國
第二節 法國
第三節 俄羅斯
第十七章 中國符號學研究二十年
第一節 中國符號學研究的三個階段
第二節 中國符號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第三節 中國符號學研究的展望
索引
文獻索引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