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方程

語言的方程

《語言的方程》,作者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組,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描述的是怎樣將人類的這些思想精髓發揚光大。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語言的方程語言的方程
2001年7月9日,午間時分,當普通大學的學生們收拾好書包走出課堂的時候,一所特殊的、開放的“大學”悄然開學了。
說其特殊是指——
“海內外名家名師主講,涵蓋科學人文社會內容”是它的辦學方針;
“聚集知識精英,共享教育資源,傳播現代文化,弘揚科學與人文精神”是它的辦學理念;
“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是它的追求;
“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是它的辦學目標。
論其開放是說——
免試免考;
不限年齡、身份;
“熱愛知識”是入學的惟一要求。
這是哪所“大學”?
《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在哪兒?
中國中央電視台第十頻道。
高度發達的電視技術給了人類一條捷徑,讓我們能與知識產生如此密切的接觸!
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葉嘉瑩、白春禮、厲以寧、馮驥才、龍應台……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在光與影搭建的講台上傳遞著人類的精神。這精神是文明繁衍的動力,是人類生存的根基。
讓知識可感,讓思想可觸,讓全球的好學之士在光與影的聖殿上與我們感同身受——擁有知識確實是一種幸福。
在一千多個日出日落之後,《百家講壇》最大的收穫是七百多盤沉甸甸的磁帶。七百個四十五分鐘對於電視節目來說應該算一段不短的時長,特別是當這段時長記錄了人類思想精髓的時候。
怎樣將人類的這些思想精髓發揚光大呢?
我們想到了出版,這是一種既可供收藏又便於研讀的方式。
承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我們精選了五百堂課的內容製成了光碟,分系列結集出版;同時出版近三十本相關的圖書,以滿足熱愛知識的人們不同的求知需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將此“大動作”稱為2004年的“壯舉”,對於他們的辛苦付出理應深表謝意。
觀眾和讀者朋友,讓我們在知識的傳承中握手吧!

編輯推薦

曹文軒:作為創作主體的藝術家本人,也極為看重自己的感覺。格非:寫文章最重要的是表達自己內心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劉心武:任何一個作家在寫作的時候都是被自己的環境和自身的文化背景所影響、所支配。羅宗強:我們應該通過古典詩詞的教育講點對人生的認識和對人生的熱愛。余光中:想像就是一種洋溢的好奇,無所為而為的好奇。余秋雨:任何永恆的作品的魅力在於它永遠得不出結論。張世君:悲劇精神首先表現在結局上,以人物的死亡為結局,以人物的死亡為小說的結尾。鄒靜之:所謂“文章千古事”,“千古”就是指藝術的時間,寫詩就要為藝術的時間而寫。

目錄

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上)
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下)
余秋雨談散文
創作與翻譯(上)
創作與翻譯(下)
經驗·想像力·真實——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學寫作(上)
經驗·想像力·真實——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學寫作(下)
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上)
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下)
謎語之謎——藝術邏輯的基本原理
歐美小說的情節演化模式(上)
歐美小說的情節演化模式(下)
歐美小說人物速寫(上)
歐美小說人物速寫(下)
詩的發現
詩的人文關懷
漫談詩歌創作(上)
漫談詩歌創作(下)
關於詩詞的對話
關於藝術的對話

書摘

書摘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文學館。今天的“在文學館聽講座”
,我為大家請來的主講人是著名學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余先生為我們講
的題目是《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大家歡迎。
余秋雨:今天講的題目,是《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我是想從創作
學的意義上來講文學當中的一個技術性問題。為什麼要在這樣一個演講當中
,專門來談文學創作中的一個技巧性問題呢?因為這么多年來,我們對於文
學上的、創作學上的一些問題往往過於忽視,對文學和文化的思考,更多的
是比較粗糙的、高屋建瓴的大概念。在一定的時候,我覺得這也還是需要的
。但是,如果深入到文學的內部,光是這樣的思考就不夠了,這是一個非常
細緻的所在,需要做認真的探討。首先要說明的是,什麼是我今天要講的未
知結構。可能我們在閱讀作品的時候不太注意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但是
,我把它講出來以後,大家會慢慢地覺得,這確實是比較重要的。我想先用
一些例子來說明它,把未知結構說明了,大家可能就對我下面講的理論上的
推進有一點明白了。我先以文學的實例來說明。
第一個實例是美國非常著名的小說家海明威所寫的《老人與海》。這大
體能說明我要講的未知結構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美國文學的歷史並不長
,但是它也有一些高峰性的構建。最高的高峰,我想大概應該是海明威了。
他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我們都知道。而且非常奇怪,大家知道,對諾
貝爾文學獎經常有爭議,說這個人可以,那個人不可以,大家會有好多爭議
,但海明威好像沒受到過太大的爭議,似乎沒有什麼人說海明威的諾貝爾獎
不太該獲得,幾乎很少有。海明威獲諾貝爾獎的一個極重要的作品,是極短
的一個作品,叫《老人與海》。他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有幾部作品,但是非
常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是《老人與海》。《老人與海》這個作品,
它的內容非常簡單,用一個粗線條概括的話,太簡單了。我想大家可能還有
一些印象。
一個打魚的老人,一直想打一些大的魚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孤獨地住
在海邊。有一天出海的時候,他終於打到了一條大魚,和這條大魚搏鬥。這
條魚太大了,已經不是他的年齡所能搏鬥得過的了,但是他用他打魚的經驗
、技術,終於把這條魚制服了。這條魚很大,他很難把它拉到船上來,只能
拖在船的後面,慢慢地往回走。但是在搏鬥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