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門外談

語文教育門外談

《語文教育門外談》第一次輯錄了錢理群關於語文教育和青少年素質培養的論述,關注中學語文教育。全書分五個部分:以“立人”為中心、我們現在怎樣做老師、我願意傾聽你的講話、“網路評價”試驗和《新語文課本》等的編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語文教育門外談

作者錢理群

ISBN:10位[7563341013] 13位[9787563341016]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1

定價:¥29.80 元

內容提要

編寫了本書後,有如釋重負之感:生命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卻不免有些悵惘:付出太多,收穫卻有限。特別是在理論上並沒有太大的建樹,說的多是常識。但在我們這裡,回到常識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本講恢復常識的書因此就有了價值:這也是令人感慨的。

編輯推薦

近年來關於語文教育改革的廣泛討論中,錢理群先生成為一個關注的中心。本書系第一次輯錄錢理群先生關於語文教育和青少年素質培養的精彩論述。見解鋒銳而新穎,語言優美,為當今思想界、教育界一別開生面的作品。

目錄

卷一 以“立人”為中心

以“立人”為中心——關於九年制義務教育中的語文課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個理想主義者對中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期待和憂慮

“教育中國”:我們的世紀之夢——《人文學者談教育》序

名作重讀”與我

也說“語文與人生”

重新確立教育的終極目標——錢理群訪談錄

用文學經典滋養下一代——《20世紀中國文學名著中學生導讀本》序

追求文、理的融通——理科“大一語文”開場白

“往那裡去?!”

語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後的教育理念

對《語文教學大綱》(國中部分)徵求意見稿的意見

一點感想

孩子向我們發出的警示

西部開發中的教育問題之我見——答《甘肅日報》記者問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小國文教育改革

卷二 我們現在怎樣做老師

卷三 我願意傾聽你的講話

卷四 “網路評價”試驗

卷五 《新語文讀本》等的編寫

書摘

在世紀之交,這么多的人文學者來對中國的教育問題,各抒己見,說三道四,這是一件大好事。

這說明,人們在總結20世紀的歷史經驗教訓,面對現實中國的種種問題時,終於意識到:中國的事情,必須從教育抓起。對21世紀的中國,人們提出了許多藍圖,而我們所期待的,是“教育中國”:真正將教育[立人]作為立國的根本。確實,在新世紀,沒有比使人人終生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更為重要的了,這將是我們的世紀之夢。

而我個人更關注的是基礎教育,或許如何保證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享受高質量的義務教育、基礎教育,這是一個更為現實與迫切的目標。而且我贊成本書一位作者的意見:義務教育的普及在新世紀特別要傾斜於“在社會和教育中處境不利的人的群體”,即農村的,邊遠、窮困地區的,少數民族地區的,以及城市裡的貧困人群的孩子。這不僅關係到教育本身的平等,也是減少社會性的不平等的根本措施之一。每一個關心中國的未來的人都應該正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向開發中國家提出的警告:“如果我們使基礎教育和知識經濟之間失去了聯繫,就有可能在窮國和富國之間撕開一道裂痕”,而且在國內也會在富人與窮人之間撕開一道裂痕。坦白地說,我對新世紀的最大隱憂就是兩個裂痕越拉越大。我一點也不懷疑21世紀的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會有一個大的發展,但也正因為如此,我更要追問的是,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與共同發展”,是每一個具體的生命個體的物資的滿足與精神的自由、健全發展。面臨新世紀,我常常想起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提出的理想的社會“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我堅信這一點:只要還有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沒有獲得自由發展,我們自己就是不自由的,我們自身的發展也是不健全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一位不相識的學生寄給我的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組織“農民之子——農村發展促進會”的章程與小報。單看那“農民之子”四個字,就讓我怦然心動。而他們的“宗旨”更引人深思:“本會志在團結、組織關心農村、農民、農業‘三農’問題的在校大學生以及社會上有志於改變中國農村面貌的知識分子,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優勢,切實做些促進農村教育、科技、衛生等社會發展的工作;開展與此相關的調查研究活動,以知識與智慧支持中國貧困農村的民眾憑藉自己的智慧,擺脫貧困,提高生活質量。”在校園裡一片“出國熱”、“經商潮”中,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