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心之論

誅心之論

誅心之論,現代成語,作賓語;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出自《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春秋時晉國的趙穿殺了國君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聲討趙穿,晉國的史官據此在記載這件事時就寫作"趙盾弒其君".後人認為這樣論定是"誅心之論".後也泛指深刻的議論.示 例 你那裡曉得,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誅心之論誅心之論
誅心之論

發 音 zhū xīn zhī lùn

釋 義 誅:懲罰。

出 處 《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春秋時晉國的趙穿殺了國君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聲討趙穿,晉國的史官據此在記載這件事時就寫作"趙盾弒其君".後人認為這樣論定是"誅心之論".後也泛指深刻的議論.

示 例 你那裡曉得,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如何不切!(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近義詞誅心之律

用法作賓語;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

延展閱讀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