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勵群

詹勵群

詹勵群,廣東澄海人,潮汕知名書法家,現任潮州市書法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40年始做郵務員,1980年在潮州退休。幼受其父詹哲明影響,學習書法,以行楷為專長。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及赴日本展出的廣東省工藝美術書法展覽等。1979年參加上海舉辦的全國業餘書法評比,作品被列入100幅優秀作品之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書法特點:以行楷為專長

簡歷

詹勵群 詹勵群

詹勵群(1919.12)廣東澄海人,潮汕知名書法家。畢業於汕頭市英華英文商業學校。1939年畢業於汕頭英華英文商業學校。幼受父親的薰陶,七歲開始習書法,國小時代已打好書法基礎,1955年以後決心加深書法學習,充分利用業餘時間,臨寫《蘭亭序》及《集王聖教序》長逾十年,其中時臨蘇、米、文諸家法帖,於漢碑史晨、乙瑛、禮器亦經常學習,故能吸收名家之長,既有古法的韻味,又融入自己的特色。 1980年參加全國第一屆書法展,作品入選展出,並刊入專集。作品先後送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公開展出。 1984年被中國書協吸收為會員,曾任汕頭市書法會副會長,潮州書法會主席,廣東省書協理事。現任潮州市書法會顧問。1995年及2001年公開發行二次個人書法選集。2001年4月及11月在海口市及廣州市舉辦二次個人書法展覽。近20年來書法活動情況多次刊登於《汕頭日報》、《潮州日報》、《北京人民郵電報》、《上海書法》等報刊雜誌。

榮譽

詹哲明作品 詹哲明作品

現任潮州市書法會顧問1984年被中國書協吸收為會員,曾任汕頭市書法會副會長,潮州書法會主席,廣東省書協理事。

1995年及2001年公開發行二次個人書法選集。

2001年4月及11月在海口市及廣州市舉辦二次個人書法展覽。

評價

被人們譽為:丹青妙筆領風騷之潮人 正是由於潮州傳統文化的積澱,因此在本土也出現不少名書畫家,已故的當推王顯詔、佃介眉,還有陳修齡、黃家澤、鄭茂熙、洪風、李開麟等人。而目前尚活躍在書畫壇的,有以抽象派著稱的莊華岳,以水彩畫著稱的黃長虹,名書法家陣世嬰、詹勵群、洪白虹、劉豐、邢鳳梧;還有以油畫見長的黃孝仁、謝恆星,以木刻見長的曾宗寅、鄭振強,以國畫見長的吳維科、蔡瑜、鄭樹楠、吳榮文、盧滌生,以人物畫見長的丘思澤、劉大銘……等等,可謂人材輩出。

父親

詹哲明 (1878~1971年),澄海信寧人。詹哲明青壯年時期執教於澄海、汕頭兩地,宣統二年(1910年)受汕頭惠潮嘉出品協會之聘,任出席南京“南洋勸業會”代表團文案。中年遠涉重洋,先至星洲,後轉泰國曼谷,任曼谷四海通銀行、中華總商會文案。在泰國還創辦崇文學校。1934年後息家園。詹哲明能詩詞,善文博研究。澄城東郊有一小涼棚,詹哲明為賣茶人在粉壁上題下一副對聯:“茅屋半間風雨臨時聊側足,清茶一盞往來渴處可沾喉。”可謂神來之筆,聯、書俱佳。

詹哲明酷愛書法藝術,少時便開始臨池,終生樂此不倦。他先從顏體入手,再由唐入魏,並涉獵《禮器》、《史晨》、《石門頌》等漢碑,博覽廣收。他楷書得力顏真卿,行書則吸收何紹基的長處,由於活用顏體和何體,用筆施毫熟練自如,轉折藏鋒含蓄,用墨濃淡相宜,結字外寬內緊,秀整勻淨,法度森嚴,行距字距自然得體,其硬朗寬博有漢碑的韻味,給人以靈秀雅致、豐滿遒勁、雄強渾厚、平穩古樸的藝術感受。其榜書豐厚圓潤,雍容大度。

詹哲明論書強調“以橫平豎直為律”,明顯仰承何紹基的書法理論。他的書法作品多是寫有關書論的內容,更多是節錄孫過庭的《書譜》,如現在詹勵群家中的兩條幅就是節錄《書譜》的行書,分別為“至如鍾繇隸奇,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使轉縱橫”和“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余真,比真則長草”。汕頭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收藏其一行書條幅,也是節錄《書譜》的行書:“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然後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枯勁,和之以閒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詹哲明對《書譜》可謂情有獨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