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正

許宗正(又名宗政),字星東,清鹹豐十年(1860)生於四川射洪縣香山鄉馬家岩。

基本信息

簡介

宗正弱冠得志,自意醫道熟爾。其所用方法,十之九出於吳氏《溫病條辨》。偶與邑中名醫范勃然邂逅,論及《傷寒論》,自慚不及,從此俯首讀書十餘年,通覽《傷寒》原著及諸注本,方得仲景真諦。感曰:“儒者不可不讀孔子之書,醫者不可不習仲景之術也!”又讀《千金方》,始知孫真人為仲師之後一人。贊曰:“仲師如孔子具至聖之理,孫真人如孟子有聖賢豪傑之姿。”由是研習《千金》方術,臨證化裁,起危險沉疴不下千百。
許宗正 許宗正

宗正醫術全面,尤長內婦雜病,於傷寒、溫疫,辨證精確,方藥巧妙,習醫三十年,驗案盈屜。
某室女,年十八,煩熱骨蒸,驚悸眩暈,閉經二年,形消甲錯,臥床欲絕,惡寒風,雖夏日不敢發揭衣被,大便硬,汗出,六脈沉數有力,前醫俱言不治。宗正曰:“大便硬者,脾腎之氣尚固也;經閉而多汗者,血枯而津液未竭也;龍雷火熾,故骨蒸而腠理開,故惡寒不敢發揭衣被。”予服當歸六黃湯二劑,汗止能食;繼予龍膽瀉肝湯加羚羊角二劑,而骨蒸解;後予護營湯,數月其經始通。
光緒中,蜀中疫癘大作,死者枕籍。有司發帑拯救,邑中當事者某紳謂宗正曰:“今歲病作值夏,藥當以寒涼為主,汝其知乎?”宗正曰:“不然。今當饑饉、兵燹之餘,人皆飢恐。飢則傷脾,恐則傷腎,脾腎之元氣早虧,外邪侵入,真氣欲絕,故動即下利。法宜溫運脾腎之氣,佐以芳香解穢之藥。”某紳弗信,以官帑付差購藥肆“萬應丸”數百斤,病者服之,死亡愈增;而人所不知,反咎天時。宗正速捐資備藥,普送病家,每投必應。由是眾鄉紳紛向宗正索方,備藥傳送,又抄方治,遍貼通衢,賴以生活者甚眾。或聞其奧旨,宗正曰:“《金匱》利門暨喻嘉言《寓意草》中可見。”
晚居三台潼川鎮,臨床之外,勤於筆耕,撰述頗多。宣統二年(1910)至民國六年(1917)之間,先後著《尊經本草歌括》二卷,《傷寒論方合解》七卷,《金匱論方合解》八卷,《醫學崇正》八卷,《脈學啟蒙》一卷,合為《許氏醫書五種》。
宗正書成而辛勞成疾,於民國九年(1920)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