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泰

許伯泰,字魯瞻,生於康熙庚申(1680)年,湖南嶽陽縣相思鄉河山村人,是著名學者和天文學家許伯政之長兄

基本信息

簡介

他從小就很敬重長輩,孝奉父母,被譽為中國“孝聖”。

人物經歷

康熙丙戍巳(1706)年,許伯泰在郡庠(巴陵郡辦學校)備考鄉試(生員、秀才參加的省一級科舉考試,考中者稱舉人),驚悉家父客居長沙而病,忙棄學前往(其父許時浩當時執掌湖南鹽政,為前清進士和著名學者,其傳世之作《浪濤沙·相思八詠》曾傾倒過無數文人墨客)。父病剛愈,忽報母病急。伯泰又連夜從長沙星沙策馬馳歸相思荷花山。當時,巴陵城有施藥者,伯泰因急於了解母親病因,便快馬加鞭前往求藥。在過水渡河時,馬驚立岸邊,不敢過河,伯泰大吼一聲:“畜生,是你的命重要還是我媽的病重要?”,剛說完,馬縱身躍入水中。因風大浪急,人騎不幸溺死。當天晚上,許母見大兒伯泰騎馬提藥回來,掛之牆上。許母服藥頃而汗出,頓覺輕爽舒服。久不見伯泰床前問安待候,許母呼之收拾藥碗。大兒媳傅氏答曰,夫君根本沒有回來。許母繼而慟哭,方知長子遭遇不測,騎馬送藥者為其魂魄也。

兒死母憂,不等病癒,許母便帶領一家人尋到湖邊,對天對地對茫茫湖水跪拜。第三天奇蹟出現了。伯泰和馬兩具屍體浮出水面,更奇的是伯泰仍騎在馬上。家人小心翼翼地將馬和伯泰保持原樣抬回相思山。所到之處,人們傾城出動看稀奇。經過相思鄉楊段村月形山時,伯泰屍體歪倒在馬背上。“莫非伯泰想葬身此地?”就這樣,曠世孝子許伯泰就長眠在離老家約4公里的月形山。這故事帶有神話色彩,但生前許伯泰確是聞名遐邇的孝子。

康熙深感伯泰至孝,謚之為“文林郎”,宣旨在巴陵城修建孝子祠,並御批在相思鄉河山村建“純孝生員許伯泰”及其夫人傅氏守節忠孝的“孝節牌坊”。於是,節孝婦傅氏親任主持,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建起了規模宏大高達10米的孝節牌坊。可惜,彪炳青史的孝節牌坊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被毀於“文革”運動,現僅倖存著孝節牌坊遺址。

人物評價

清朝著名學者吳敏樹也大感伯泰的曠世奇孝。他在《許孝子傳》一文中感嘆道:“孝子之為孝也,豈不悲哉!方其犯風泛舟,意急歸,誠不知擇,及溺以死。魂魄猶切切以母病為急,何其孝也!世人之子,或父母病焉,漠然若無有,而許君獨至如此如此耶。夫許君之孝,不得生而盡其孝,而以死,而不可悲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