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財產變更的墨綠色石碑

記載財產變更的墨綠色石碑

記載財產變更的墨綠色石碑是一塊墨綠色的石頭(其實是石碑),是早期美索不達米亞社會當時用於記載財產變更情況,表明它們希望永久性地、不易毀壞地記錄下所涉交易的內容。這些石碑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購買所得,因此無法知道它們的詳細出處。

簡介

記載財產變更的墨綠色石碑 記載財產變更的墨綠色石碑
墨綠色石頭
高8.0厘米;寬8.0厘米;最厚達1.8厘米
尼普爾(伊拉克),巴比倫第三次發掘,1893-1896年
捷姆迭特那塞爾時期

詳細信息

墨綠色的石碑,有多行題字,記錄一個人或一座神廟從五家賣方獲得的63.51公頃地產。這塊石碑屬於一組共57塊的石碑,它們記錄了同一位買主從七位賣主那裡購得的土地財產,賣主之間通常有血緣關係。這些石碑都是古代的庫杜如(kudurrus)。使用庫杜如這個詞是個時代錯誤,因為這個詞所包含的“邊界石”的意思在公元前14紀之前還沒有真正形成,而且庫杜如適用於描述不同的情況,王國大片的土地與個人的土地都可以。然而,“庫杜如”和“古代庫杜如”僅用於記述個人擁有的土地以及記錄下這些土地如何成為其財產。
與這塊石碑相似,所有“古代庫杜如”都是用石頭製成的,這表明它們希望永久性地、不易毀壞地記錄下所涉交易的內容。它們大多數做成石碑的形式,有方形、矩形、圓形,甚至這樣的土地交易還被記錄在具有奉獻性質的人類雕像上。它們的時間從捷姆迭特那塞爾時期(公元前3100-前2900年)一直到阿卡德王朝時代(公元前2334-前2154年);從烏爾第三王朝以後沒有實例發現。
包括這塊石碑在內,這些石碑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購買所得,因此無法知道它們的詳細出處。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巴比倫部分的登記條目上,記載著這塊石碑是尼普爾(Nippur)田野主管約翰•亨利•海恩斯以100美元購得的,當時他剛從第三次發掘中回來。條目上還記錄著“他從阿拉伯人手中買到了它”。
發掘出土的“古代庫杜如”來自阿述爾(ASSUR)、底亞拉地區(the Diyala)、西帕爾(Sippar)、基什(Kish)、巴比倫(Babylon)、迪爾巴特(? Dilbat)和庫撒(Cutha)、拉格什(Lagash)、尼普爾(Nippur)、阿達布(Adab)、烏爾(Ur)以及烏瑪(Umma)和舒如帕克(Shuruppak)。然而人們對於這些最早的石碑上的文字,包括這塊石碑,全都不能有十足的把握確定。後來的石碑既有用蘇美爾文寫的,也有用阿卡德文寫的。
寫在石碑上的“古代庫杜如”和將近300件出售記錄是研究早期美索不達米亞社會經濟史的重要文獻,它們可以使後人了解在文字歷史的曙光時期土地的占有、使用以及農業結構等情況。
本詞條著作權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複製傳播,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