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計算所)創建於1956年,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

介紹

計算所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並形成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我國首枚通用CPU晶片也誕生在這裡。

計算所是我國計算機事業的搖籃

 隨著學科與技術發展,從計算所陸續分離出中科院微電子學研究所、計算中心、軟體所和網路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及聯想、曙光等高技術企業。
計算所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正在發展成為由本部核心所和建在上海蘇州寧波東莞等地的若干個分部組成的網路型研究所。

計算所本部現有三個研究部和一個前瞻中心

 系統結構研究部主要從事與計算機系統相關的研究,如計算機體系結構、微處理器設計、網路存儲、編譯和空間信息處理等,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曙光高性能計算機、龍芯CPU、藍鯨網路存儲等。網路與普適計算研究部圍繞下一代網路基礎設施和數字內容處理兩條主線,在移動網際網路、可信網路與系統、寬頻移動通信、感測器網路、數字媒體、人機互動、虛擬現實和多媒體終端等方向開展深入研究。智慧型軟體研究部重點研究信息安全、信息檢索、格線計算、智慧型信息處理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算法和關鍵技術。前瞻研究中心從事基礎性、前瞻性和交叉學科的研究。
計算所堅持“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則,堅持新時期辦院方針,以“躋身國際前沿,關注國計民生,引領中國信息產業”為己任,落實“創新、求實”的理念,力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研學術機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