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雜誌

解剖學雜誌

《解剖學雜誌》創刊於1964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解剖學會主辦,雙月刊,132頁。作為國家級核心期刊,以服務廣大會員和醫藥衛生科技工作人員、促進國內外解剖學學術交流和發展、全面反映我國解剖學最新科研成果、快速傳遞世界前沿最新動態為宗旨,主要對國內外高等醫學院校、高等院校生命科學系、科研院所等形態學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對臨床工作者提供基礎理論的參考。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內容

解剖學雜誌解剖學雜誌
解剖學雜誌主要刊登人體解剖學、神經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人類學等方面的學術論著及教改論文。

欄目

有:專家論壇、專題報導、論著、短篇報導、變異畸形、簡訊(學會學術活動、書訊、編撰交流等)。

刊登周期

平均9個月,已達國家優良標準並將逐步縮短,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內容質量較好期刊。

收錄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自1992年始,每次均將《解剖學雜誌》評為核心期刊,2004年則被其基礎醫學核心期刊排序列為第7名。收錄本刊的國、內外資料庫和文摘還有: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學技術論文統計與分析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碟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全國報刊索引(自然科學版)》,《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等。

投稿須知

解剖學雜誌解剖學雜誌
投寄要點
1.1編排順序是:題名頁,中、英文摘要,正文,致謝,參考文獻,圖和圖版說明,表。通過了專家審稿,作者返修的稿件須提供專業擴印後的清晰照片並郵寄至編輯部。
1.2地址:上海市翔殷路800號。
1.3來稿須經作者所在單位審查,提供加蓋單位公章的單位介紹信(註明材料真實可靠、未一稿兩投),所有作者簽名,第1作者和通訊作者的電話(包括手機)。受資助基金批覆通知的複印件。單位介紹信及基金複印件可掃描後與稿件一同網上投稿,也可郵寄至編輯部。如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發表該文重複發表的聲明,並在2年內拒收第1作者的任何來稿。
1.4在首頁腳註處註明第1作者和通訊作者的電子信箱,如系基金資助項目、重大科研項目的論文,註明項目的全稱和編號。請自留底稿,同時需寄稿件處理費80元。
1.5編輯部一般約在3個月內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作者在此期間請勿將稿件另投他刊。如果作者主動撤稿,告知刊編輯部。作者投稿3個月後可依據論文編號向編輯部查詢是否錄用等信息。
1.6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
1.7刊登的文稿在排版前1個月通知付版面費,逾期未付款者,視為棄登。文稿刊登後,給第1作者贈送當期雜誌2本,並酌致稿酬(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稿酬)。
2文字和名詞文稿應精煉,語法和拼寫正確,在用詞造句、行文等方面達到出版水準。在正文和摘要中,首次出現英文縮略語、略稱、代號時必須寫出中英文全稱,在括弧內寫英文全稱、縮寫或代號。國際學術界常用的英文詞語可縮寫,可參照有關縮略語詞典。縮略語儘量少用,不超過5個漢字的名詞一般不用縮略語。不能隨意創造非習慣、非常用的縮寫詞,以免給讀者閱讀造成困難。文稿內使用的名詞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為準。
3各類稿件的要求僅專家論壇、論著需有中、英文摘要,其他類型論文不要摘要。
3.1專家論壇主要是約稿,內容是作者本人專長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為基礎的綜合性述評。歡迎資深學者撰寫具有新觀點、新見解、有指導性的述評。不超過6000字。
3.2論著發表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不超過7000字(含摘要、圖表和參考文獻)。
3.3短篇報導發表簡短的創新性研究成果。不超過3000字(含圖表和參考文獻,下同)。
3.4綜述主要是約稿,以近1~3年國內外知名期刊論文為基礎,參考文獻不超過40條。不超過6000字。
3.5技術方法交流具有創新性的實驗新技術和方法改進。方法介紹要詳細、要突出創新和改進。組織學技術務必附照片。
3.6問題討論主要交流國內教學研究的創新性經驗和研究成果。
3.7變異畸形發表未報導的人體變異或畸形,須提供審稿的照片,不討論,不要參考文獻,不超過700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