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花燭

觀葉花燭

觀葉花燭,所屬植物界,屬天南星科,分布於觀葉花燭原產南美熱帶雨林地區。

基本信息

觀葉花燭

觀葉花燭觀葉花燭
學名: Anthurium crystallinum
別名: 鳥爪花燭
科屬: 天南星科花燭屬
類別: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形態特徵

葉片革質、基生、斜向上生長,株型較直立,葉柄短而粗壯,葉色青綠,盆栽株高可達150厘米。該品種較耐陰,具有良好的室內抗擺性及較高的欣賞價值。此外,該品種生長迅速,在廣州地區平均每個月長2片葉,從3—4片長至50厘米高,只需1年時間。
常見的有:
密林王花燭(Anthurium 訨ungle King眨?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為近年推出的新品種。葉基生斜出,革質,長約80厘米,寬約40厘米,青綠色,全緣,呈波狀,葉柄短而粗壯。
密林叢花燭(Anthurium 訨ungle Bush眨?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為近年推出的新品種。形狀與密林王花燭相似,但葉片比其狹長,通常長約100厘米,寬約25厘米。
水晶花燭(Anthurium crystallinum)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又稱美葉花燭、水晶紅掌、銀脈安祖花,原產於哥倫比亞及秘魯。莖短縮,葉片向外斜下彎曲,闊卵圓狀橢圓形或心形,幼時紫色,後葉面絲絨狀綠色,葉背淡玫紅色,葉脈銀白色,葉柄長,約40厘米。佛焰苞片彎曲,肉穗花序黃綠色。
圓葉花燭(Anthurium clarinervium)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又稱克拉利安祖花,原產墨西哥。心形葉,寬12~20厘米,墨綠色,葉面有絲絨樣光澤,葉脈銀灰色。佛焰苞窄而尖,綠褐色帶紫暈,肉穗花序綠褐色。

產地分布

觀葉花燭原產南美熱帶雨林地區

生長習性

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不耐寒,越冬溫度應保持在10℃以上。喜半陰,忌陽光直射,在5~9月應給予遮蔭處理。光照過強會導致葉片變成黃白色,粗糙老化,並失去光澤。觀葉花燭雖能在較陰處擺放,但應避免長期置於過陰處,否則葉片會變大變長,葉色變淡,從而影響株形和觀賞。過陰處置放時,需考慮人工補光。
在生長旺盛期要注意充分澆水,保持盆土的濕潤。特別是密林王花燭與密林叢花燭的葉片碩大,生長迅速,更應加強肥、水的管理,生長時每月施1次肥料,同時經常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灑水分。
特別在32℃以上的高溫天氣,套用噴水來提高濕度和降低溫度。但冬季低溫時需控制水分,以免過濕而引起爛根。

觀賞套用

葉片碩大清新、幽雅,盆栽擺放客廳和辦公室,顯得異常瑰麗和華貴。用它點綴櫥窗、茶室和大堂,格外嬌媚動人,效果極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