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之變

內容介紹

犯罪受害人有許多需要,其中大多數被我們的刑事司法系統所忽視。事實上,司法系統還常常實際增加了對他們的傷害。
犯罪人的需要較少被這一系統所忽視,但是他們的真正需要——承擔責任、解決問題、改造治癒——也同樣未被涉及。
這些失敗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內在於刑事司法系統特有的定義和假設之中——這些定義和假設在西方主導了我們對犯罪和司法的看法。也就是說,失敗內藏於我們用於看待犯罪和司法的視角或稱“範式”之中。
然而,這種看待和回應犯罪的方式並不是唯一的,事實上,在西方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它從不是占有主導地位的視角,自然也不是聖經的觀念。
霍華德·澤爾編著的《視角之變:一種犯罪與司法的新焦點》考察了我們對犯罪和司法的假設,將之命名為“報應性”視角或範式。然後又考察了歷史的、聖經的和實踐的三大不同視角。《視角之變:一種犯罪與司法的新焦點》提出了一種“恢復性”模式——這一模式更加切合實踐經驗、歷史做法和聖經傳統。這一模式植根於被害人和犯罪人的需要,同樣也植根於過去應對犯罪的方式、當前的經驗,以及聖經的原則。

作者介紹

霍華德·澤爾(Howard Zehr)是刑事司法領域的作家和顧問,自1979年以來,一直擔任美國門諾派中心委員會刑事司法辦公室主任。他是美國第一個“被害人-加害人刑事和解項目”(VORP)的執行者,幫助過很多其他社團開展類似的計畫。此外,霍華德·澤爾還經常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就刑事司法問題發表演說並提供諮詢。他在這一領域撰寫過大量的文章、書籍和手冊。
自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莫爾浩司學院畢業以後,霍華德·澤爾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繼而又在羅格斯大學攻讀社會歷史學專業,獲得歐洲歷史學的博士學位。他19。76年的著作“犯罪和現代社會的發展》是犯罪學歷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在從事VORP和門諾派中心委員會的工作之前,霍華德·澤爾是阿拉巴馬州泰拉迪拉市泰拉迪拉學院人文歷史系的副教授。
他的夫人魯比·弗里森·澤爾(Ruby Friesen Zehr)曾經居住在加拿大巴尼托巴省。現在他們都是印第安納州埃爾克哈特南方協會會員。他們有兩個十多歲的女兒,尼科爾(Nicole)和科麗(Kori)。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犯罪的經歷第一章簡述 故事第二章被害人 受害經歷 為什麼遭受如此傷害? 恢復過程 我們的回答第三章加害人 監獄服刑經歷 需要發生什麼? 將會發生什麼?第四章一些共同的主題 悔改與寬恕 權力的問題 犯罪的神秘化第二部分司法的範式第五章報應性司法 確定責任 報應和痛苦 程式 作為違反法律的犯罪 誰是被害人?第六章作為範式的司法 模式的重要性 範式的套用 範式的轉變第三部分歷史溯源第七章社區司法:歷史上的一種選擇 社區司法 報應性的選擇 司法的選擇 評價 法律的革命 教會法的角色 國家司法的勝利 法律革命之維 範式之轉變第八章聖約司法:聖經的選擇 聖經說了什麼? 平安:普世的夢想 聖約:平安的基石 作為轉變之動力的平安和聖約 聖約正義 聖約的法則 聖經的範式 歷史的短路第九章VORP:恢復性司法的試驗田 VORP的觀念 所學為何? 目標是重要的 作為催化力量的VORP第四部分新的視角第十章恢復性視角 犯罪:對人和關係的侵犯 恢復:司法的目標 司法從需求開始 犯罪產生責任 加害人也有需求 歸責的問題 程式必須被授權和告知 司法包含儀式 還有懲罰的餘地嗎? 兩種視角第十一章何去何從 體系的可能性選擇 此時此刻 從舊事物中產生新事物 餘論附錄1恢復性司法的準繩附錄2觀點的背離附錄3對小組研究的建議參考文獻基督教平安系列書目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