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鋒

2. g,Wan 10.

個人簡介

覃小鋒,男,1969年7月出生,廣西岑溪市人,博士,教授,現就職於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2002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2007年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區域地質調查研究和地質礦產勘查評價等方面的工作,先後參加或主持了6個測區7個1∶25萬和11個1∶5萬圖幅的區域地質調查以及多個基礎地質研究和礦產資源評價項目的工作,獲省部級成果獎四項,參加或主持編寫各類專業技術報告10多份,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6篇,出版第一作者專著兩部。從事專業:構造地質學和岩石學;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興趣:(1)造山帶構造演化及動力學;(2)造山帶變形與變質作用;(3)構造-岩漿作用與成礦;(4)古殘餘洋盆恢復與成礦環境分析。

教育背景

1989年9月-1993年7月,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獲學士學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獲碩士學位;
2006年3月-2009年1月,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7月-2009年4月,在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從事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和科研工作;
2009年5月-2011年6月,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
2012年1月至今在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1)造山帶構造演化及動力學;
(2)造山帶變形與變質作用;
(3)構造-岩漿作用與成礦;
(4)古殘餘洋盆恢復與成礦環境分析

在研科研項目

主持國土資源部“百人計畫”項目:桂西南古特提斯構造帶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形成的構造環境(2009.1-2012.12);
主持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評價項目之子課題:安康斷裂兩側古生代基性-超基性雜岩形成的構造環境及其與(鈦)鐵礦成礦作用關係研究(2012.1-2013.12);
主持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桂東南雲開變質雜岩表殼岩的碎屑鋯石年代學及地球化學源區示蹤研究(2012.6-2015.6)。

代表性論著

1. 覃小鋒,李 江,李容森,等. 2008. 雲開地塊北緣博白-岑溪造山帶的形成與演化. 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1-152.
2. 覃小鋒,李 江,李容森,等. 2008. 數字填圖技術在廣西地質填圖中的套用. 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1-94.
3. 覃小鋒,王宗起張英利,等. 2011. 桂西南早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年代學和地球化學:對欽-杭結合帶南西段構造演化的約束. 岩石學報,27(3):794-808.
4. Qin Xiaofeng,Wang Zongqi,Zhang Yingli,et al. 2012. Geochemistry of Permian mafic igneous rocks from the Napo-Qinzhou tectonic belt in southwest Guangxi,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rc-backarc basin magmatic evolution. Acta Geologica Ginica,(出版中).
5. 覃小鋒,夏 斌,黎春泉,等. 2008. 阿爾金構造帶西段前寒武紀花崗質片麻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構造背景. 現代地質,22(1):34-44.
6. 覃小鋒,夏 斌,李 江,等. 2007. 阿爾金南緣構造帶西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變質岩系的變質作用.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37(5):856-867.
7. 覃小鋒,潘元明,夏 斌,等. 2007. 雲開地塊北緣構造帶中變質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地球化學,36(3):311-322.
8. 覃小鋒,王 核,鍾鋒運,等. 2007. 桂東南雲開岩群斜長角閃岩的變質作用pT軌跡及其動力學意義.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31(2):234-244.
9. 覃小鋒,潘元明,李 江,等. 2006. 桂東南雲開地區變質雜岩鋯石SHRIMP U-Pb年代學. 地質通報,25(5):553-559.
10. 覃小鋒,李 江,陸濟璞,等. 2006. 阿爾金碰撞造山帶西段的構造特徵. 地質通報, 25(1/2):104-1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