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河水上山坡

宣傳畫

簡介:1976年,全國還在開展農業學大寨。那天,李後甜正在展館搞衛生,美工組的同事通知李後甜到序幕大廳二樓。領導跟李後甜說,要畫一幅大型油畫,要體現農業學大寨的主題,突出中國女性在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三八”高壓帶電作業班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大搞農業現代化建設,為農村建立輸電網路,大力興修水利,要讓河水上山坡的場面。因此,要找一個人做初步模特, 隨後,在攝影師肖伯明、畫家張石培的醞釀布置下,拍了一張李後甜戴著安全藤帽、腰系電工專用皮帶、手拎工具箱、肩挎一大捆電纜,往山坡行走的照片。
攝影師:肖伯明
畫家:張石培
模特:李後甜(右)
品種:文革宣傳畫
出品年份:1976年
屬性:繪畫稿印刷,宣傳畫/海報,油畫
評價:1999年,當年的油畫《要讓河水上山坡》作為農業學大寨的傑出代表作刊登在《廣州日報》每日鑑賞天地欄目里。

歌曲

《要讓河水上山坡》是20世紀50年代、由蔣鵬里作詞、黃蕾作曲的粵語歌曲。此曲曾在1963年被中國音樂家協會編入《農村歌曲選》發表,在全國歌曲評選中獲獎,傳唱甚廣。
“要讓河水上山坡,要讓山溪變成河……你搬泥啊我築壩,大堤轉眼穿過河……”這就是《要讓河水上山坡》裡面的歌詞,再加上歌曲里類似勞動號子的音段,旋律昂揚激越,節奏鏗鏘有力,它傳達出毛澤東時代的豪言壯語,便是“要讓高山低頭、河水讓路”。只要音樂響起,就能將聽眾帶進那個勞動者利用勤勞的雙手,開山劈石、挖溝引水、趕生產、爭效益的火紅年代。
1959年,廣東新會正在大搞水利建設,黃蕾下鄉搞宣傳時目睹戰天鬥地的火熱場面,感到非常震撼。恰好蔣鵬里作了幾句歌詞,希望他來配曲,他最後決定加入勞動號子的音段,來增強宣傳鼓勁的作用。1959年12月,《要讓河水上山坡》在新會縣文教局編印的《新會民歌》發表後,即被新會人民廣為傳唱,凡是有水利工地的地方,就有人唱起這首歌,《要讓河水上山坡》成為那時水利建設者的流行歌。該歌被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3月第一版。《廣東革命歌曲選》第二集所選

歌詞

嘿喲嘿喲嘿嘿喲,嘿喲嘿喲嘿嘿喲,要讓河水上山坡,要讓山溪變成河,你挖泥啊我擔土,沙泥滿筐歌滿籮。嘿喲嘿喲嘿嘿喲,嘿喲嘿喲嘿嘿喲,要讓河水上山坡,要讓山溪變成河,你搬泥啊我築壩,大堤轉眼穿過河。嘿喲嘿喲嘿嘿喲,嘿喲嘿喲嘿嘿喲,要讓河水上山坡,要讓山溪變成河,三面紅旗迎風飄啊,嘿躍進歌聲震山河,躍進歌聲震山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