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白村

西高白村,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東於鎮下轄村,西高白村共有戶數689戶,人口2219人,村民小組5個,勞力919人,常用耕地954畝,水澆地954畝,果園面積107畝,2010年蔬菜總產9211噸,葡果總產203噸。

基本信息

簡介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東於鎮下轄村,西高白村共有戶數689戶,人口2219人,村民小組5個,勞力919人,常用耕地954畝,水澆地954畝,果園面積107畝,2010年蔬菜總產9211噸,葡果總產203噸。

文化

西高白村訓

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重教明理推陳出新  

出處:清華大學校訓 錢氏家訓   

村訓細則: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重教明理 推陳出新   

個人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

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

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鑑則議論偉。

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

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家庭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

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

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

祖宗雖遠,祭祀宜誠。

子孫雖愚,詩書須讀。

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

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

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

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古同烹),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社會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

恤寡矜孤,敬老懷幼。

救災周急,排難解紛。

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

修橋路以利從行,造河船以濟眾渡。

興啟蒙之義塾,設積穀之社倉。

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

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 

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

國家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

嚴以馭役,寬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

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在外求學的西高白學子們

功被天下;守之以讓;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

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

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

興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原載《剡西長樂錢氏宗譜》

文化名家

高中昌,[1]字恆之,筆名方塘,清徐縣西高白村人,1945年生,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藝術聯合會理事,長期任太原市高白消防器材公司總工程師,曾被聘為中國消防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現為清徐縣政協委員兼文史委副主任、文聯副主席。併兼任山西省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兼虹巢書畫院副院長、太原市詩詞學會副主席、太原市楹聯家協會副主席、清徐縣書法協會主席、詩詞楹聯協會主席等職。

高中昌書法作品高中昌書法作品

個人作品《拾暇集》、《拾暇近詠》《高中昌詩文集》。
高中昌書法作品
附:《拾暇集》中二首
《詠月》
冰輪碾出玉乾坤,
萬里凝華彌夜痕。
掬取三分清淡色,
便無長物亦銷魂。
《自嘲》
堪遮風雨小村居,淡泊生涯說有餘。
拾暇齋中難得暇,擁書台上久貪書。
遣情雖不無聊賴,充棟原來只散樗
向晚一絲垂釣趣,多求池月少求魚。

高中昌先生高中昌先生

宗教

基督教聖誕節聖誕節

目前西高白村和中國內地其他地方一樣,有4種宗教是得到中國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是由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羅馬天主教會的教會和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新宗派的統稱,簡稱新教,或譯為更正教、反對教,也經常被直接稱為基督教,是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廣義上的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別之一。

新教的發展歷史

1、產生的背景 15世紀後期的西歐,封建制度開始解體。隨著一批大、中城市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王侯統治。本來就鬆弛渙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經受了大分裂創傷的羅馬教廷,在長期的互相角逐較量中日見削弱。教會內部腐敗。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階級反抗封建神權統治的鬥爭,日趨激烈。思想文化方面,文藝復興喚起新的覺醒。一批人文主義者大膽揭露教皇、主教和修道士的虛偽、貪婪和無知。經院主義神學已成為煩瑣僵死的教條和無謂爭辯的代名詞。理性主義和批判精神開始在知識分子中傳播。天文學、物理學、數學、醫學等都有了新的突破。這一切都預示著中世紀封建主義的崩潰,為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

2、三大主流派的形成
新教所代表的抗議原則和精神可以追溯到14世紀後期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國威克里夫派和羅拉德派、波希米亞的胡斯運動和義大利G.薩伏那洛拉的信徒,把改革思想的種子撒播在歐洲廣大地區。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迅即在整個德國形成燎原之勢。

聖誕節中的教堂聖誕節

在瑞士,基督新教 U.茨溫利和J.加爾文等的改革活動,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響。英王亨利八世出於政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在克蘭麥的協助下,組成具有獨特形式的新教教會,以擺脫教皇的管轄。

到16世紀中葉,新教的三個主要宗派,即馬丁·路德創立的路德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和作為英格蘭國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歐洲出現,並同羅馬天主教相抗衡。三大宗派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得到所在民族獨立國家的世俗政權或諸侯的支持與保護。在長期複雜的“宗教戰爭”之後,根據隨之訂立的一些和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認的“教隨國定”原則,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歐各國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分布於德國大部和北歐諸國,包括丹麥、挪威、瑞典、芬蘭等;歸正宗為瑞士、德國一部、荷蘭和蘇格蘭;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蘭。三大宗派的信徒人數當時占新教徒的絕大多數,因此也被稱為新教的主流教派。

16世紀末到17世紀,新教的三個主要宗派在教會組織和崇拜儀式上已基本定型。對教義的表述和闡述,經過長期的爭論,也逐漸形成體系。新教的理論家以歐洲一些大學為基地,熱衷於編寫大量的神學著作,但內容充滿煩瑣的爭辯和考證,失去改教初期那種富有抗議精神的活力。這一時期後被稱為新教經院主義時期。17世紀中葉,英格蘭的清教徒運動要求以加爾文主義改革妥協保守的安立甘國教會,曾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面旗幟,把新教運動又推進一步,結果產生了脫離國教的一些新的獨立宗派,如英格蘭的長老會、公理會、浸會、公誼會等。清教徒運動後來由移民傳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發展成為影響最廣的教派。在德國,以斯彭內爾為代表的虔敬主義運動和清教徒運動相呼應,提倡人個的虔修生活和布道工作,舉辦慈善事業,由弗蘭克等創辦的哈雷大學成為德國虔敬主義的中心,對後來新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三自愛國運動(Three-selfPatrioticMovementoftheProtestantChurchesinChina)即自治、自養、自傳。

簡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特殊原因,中國基督教逐漸斷絕了與外國傳教團體的宗教事務以及經濟聯繫,從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發展,並形成了大規模的“三自”(“自養”、“自治”、“自傳”)愛國運動。

1950年以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代表為首的一批知名人士發表宣言,號召廣大教徒斷絕與帝國主義的聯繫,真正實行中國教會的自治、自傳、自養原則,愛國愛教。特別是因為韓戰的爆發,美國政府宣布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財產,使得原來依靠美國差會提供津貼的中國教會團體陷入經濟困境。於是,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全國各教會組織和團體制定了教會自立計畫,迅速實現“三自”。

1951年,基督教各派聯合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使教會的“三自”愛國運動達到高潮。

1954年,中國基督教領袖和知名人士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成立了“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從此,中國基督教各派完全斷絕了與外國差會的聯繫,走上了自立發展、愛國愛教的道路。

聖誕節平安夜

由來

中國基督教教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擺脫教會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實現自治、自養、自傳,團結全國教徒在愛國主義旗幟之下,積極參加國家建設的愛國愛教運動。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時,把西方基督教海外傳教組織作為工具加以利用,曾引起中國基督教內愛國教徒的不滿,並在教會和人民民眾之間造成對立。19世紀70年代起,不斷有愛國基督徒主張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為此,甚至出現過全國性的自立教會組織,但格於當時的情勢,規模不大,存在的時間也不長。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吳耀宗倡導下,1950年7月,基督教界發表了《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宣言,指出在新教傳入中國後的140年間,基督教同帝國主義"在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之中發生了關係",號召教徒擁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為建立一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宣言要求“促成一個為中國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國教會”,為此,要“培養一般信徒愛國民主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的心理”。宣言發表後,迅速獲得全國教徒的熱烈回響。

至1954年,簽名擁護宣言的教徒已達40萬人以上,幾占當時全國新教教徒人數的三分之二。

中國基督教協會

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當時仍需依賴美國差會款項來維持的中國新教教會和團體受到嚴重影響。基督教各宗派各團體代表發表《聯合宣言》,譴責美國的侵略行徑,號召全國新教徒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參加抗美援朝運動,充分認識帝國主義利用基督教進行侵略的歷史事實,加速實現中國教會自治、自養、自傳。隨後,成立了以吳耀宗為主席的中國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籌備委員會。1954年,第一屆中國基督教全國會議在北京舉行。為進一步實現中國基督教在愛國愛教基礎上的大團結,會議重申三自運動尊重各派的信仰和禮儀,並正式成立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吳耀宗當選為主席。1961年在上海舉行第二屆中國基督教全國會議,號召全國教徒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並辦好教會。吳耀宗再次當選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1980年在南京舉行第三屆中國基督教全國會議。會議肯定了30年來三自愛國運動的成績,並指出:三自愛國運動的創業階段已經過去,但三自的任務未了,基督教界人士和教徒應進行以加深對三自的認識為內容的再教育,同時要從自辦教會發展到辦好教會。會上成立了新的全國性教務機構──中國基督教協會。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同中國基督教協會本著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不斷向前發展。

聖誕節中的教堂聖誕節中的教堂

教牧人員全由中國人擔任,教會行政事務由中國教徒代表進行管理,教會經濟由中國教徒自己維持;在神學思想、藝術表現和崇拜禮儀上,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發展道路。全國有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成立了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教務機構。除金陵協和神學院已經復校外,還新設立了一批地方性的神學院校,印行國內多種民族文字的《聖經》及各種基督教書刊。此外,同許多國家的教會及團體在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了友好往來。

成果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的成果之一,是結束了宗派林立,互相對峙的局面。在實現這一創舉的同時,這一運動的領導人指出,凡信仰上和禮儀上的特點以及基督教的各項正常宗教活動,只要信徒由於習慣願意保持的,都應得到保護和尊重,從而使中國基督教不是清一色而是多色彩的,同時有利於實現中國基督徒的全麵團結,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貢獻。

其它

早在19世紀50年代,海外就有一些開明的傳教組織領導人提出三自的主張,他們認為實現三自是傳教的目的,反對在亞非拉地區新設立的教會長期仰仗西方差會,雙方保持“母會”和“子會”的不平等關係。30多年來,中國的三自愛國運動以大量事實說明了三自辦教路線的正義性和合理性。由於20世紀50年代的國際政治形勢變化等原因,在中國基督教發動三自愛國運動之初,海外教會中曾有人對此缺乏理解甚至表示反對。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海外教會表示支持三自原則的人越來越多。中國基督教以獨立自主的姿態出現在普世教會之中,獲得普遍的尊重。

敬拜讚美會敬拜讚美會

西高白名醫

退休老中醫王履端,具備豐富行醫經驗,多年來潛心致力於正骨學的研究,經刻苦攻關和臨床實踐,成功研製出了神經自動接骨藥,為廣大骨折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近幾年已成功治癒七百餘名患者。

擅治:一般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以及挫傷筋骨主要功能: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活絡,早生骨膜,振動牽引,自動接骨。治療特點:見效快,痛苦小,花錢少,療效好。該藥七天為一個療程,對於一般性骨折,只需服用一個療程,月余即可活動。特別是對於不可耐受手術治療者,該藥是您的最佳選擇。骨折乃急症,須及時治療,尤以在百日內服藥效果最佳,望廣大骨折患者切莫錯過良機。王大夫向您承諾:您只需在就診時攜帶骨折部位的X片,我們將以簽署契約,實行包治為原則,為您即可配藥治療直至康復,若無效我們將全額退款。另外,有合作意向的醫院同仁也可與王大夫聯繫。將自己的一技之長服務於廣大患者是王大夫晚年最大的心愿。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盛極一時的水旱碼頭

——蒿苩都之西高白 

  在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裡,高白是一個另類,這個“蒿草叢生,村落荒涼”(《清徐縣地名志》)的貧瘠之地,卻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里人氣旺盛、客商雲集,成為後人們引以自豪、津津樂道的“水旱碼頭”。其實,古高白雖然商業活動相對集中、水源豐富,卻並不具備水路運輸的條件,然而,當這句話一再從七十歲的老中醫高中棟和七十一歲的段占德大爺口中清晰地說出來,我們足以感受到這個稱號曾經的分量。“要問俺家住哪裡?蒿泊西頭四樓底。”這是當時高白人自我介紹時的一句口頭禪,話中的蒿泊西頭就是現在的西高白村所在,四樓是當時高白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高白,古稱“蒿泊”,因其“原是水泊草澤之地,蒿草叢生,村落荒涼”,故名。清順治《清源縣誌》載:高白一都,舊名蒿泊都。順治十五年,直隸內江人和羹任清源知縣,知縣和羹以民苦水旱,地多荒蕪,遂芟去草頭水旁。日寇侵華時,為了便於管理,將高白分為東、中、西三個村。高白在東於鎮成立之前,一直是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解放之後,稱高白公社,於1983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改為東於公社。

在清徐地方史料的記載中,包括西高白在內的古蒿泊是一個土地貧瘠、物產不豐的村落,水多為患,不宜耕種。直到解放後,本村居民在家裡的灰坑裡、菜窖里都有積水,雨水稍大時,大水就會漫了居民的院子,臨近的幾條河流也不時為害。然而,這個未被上蒼眷顧的村莊,在《每周一村》採訪西高白的過程中,卻沒有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窘迫,沒有饑寒交迫的記憶。就如同當時被龔自珍稱為“海內最富”山西的晉商們一樣,土地貧瘠、物資匱乏的狀況反而成為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不斷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使得他們躍出了淺淺的溝壑田畝,躍出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宿命,飛翔在了更為廣闊的天空。

以文言文記事的清順治《清源縣誌》中,對“蒿泊”乃至“高白”的由來都做了詳細確切的說明,但並未對這個“都”做出特別的解釋,似乎是順理成章、無需特別闡述的。辭海“都”(du)有著這樣的定義:從“邑”,表示與城市有關;還含有都城,美好,積聚、聚會、首領等等涵義不一而足。以“蒿泊”之地而“都”者,舍高白而外,恐怕是別無分號了,但是不必驚訝,高白之“都”是名副其實的。

據高中棟、段占德老人介紹,一直到上個世紀初,這裡還是一個車水馬龍、商埠雲集的大市場,該村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的廟會可以一直持續半個月的時間,主要集市就在如今西高白村的關帝廟前,當時與關帝廟比肩而立的還有學堂院和靜修寺,來自南京、內蒙等天南海北的客商在此聚會交易,有的客商要在這裡一直住到過年以後才離開。大到騾馬牛羊,小到各種食品、土特產以及繩子等雜貨,都是交易的內容。為了維持集市的安全和秩序,高白還設有保全隊。段占德老人回憶說,他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外來的惡霸來此搶奪客商的牛肉,抓住後,被當場正法——“好大一個頭顱被血淋淋的砍了下來”。

這個市場究竟起源於何時,如何能在那個信息封閉、交通不便的年代興旺發達起來?是什麼樣的魅力讓那些天各一方的人們齊聚於此?這恐怕是一個龐大而艱巨的研究課題,我們無力涉獵,但在西高白村現存的古物中,還能稍窺端倪,讓我們跨越時空阻隔,做一些不謀其面的朦朧推斷。

在如今西高白村的關帝廟裡,四根飽經滄桑、年代久遠的石柱穩穩地支撐著近年修繕一新的關帝大殿,四根石柱下沿距地兩尺許,有深深的磨痕。高中昌先生向我們介紹說,這四根石柱叫做“八棱通天石柱”,是從“四樓”那裡移來的,石柱上的磨痕是被那些南來北往的車輛軸頭所磨損的。

修建於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的“孝感樓”俗稱“四樓”,也稱“市樓”,高白標誌性建築,鄉人有“未入蒿泊,先見四樓”之說。其樓“劵門四闕,貫通四街,中豎八棱通天石柱四根,承托高樓主體,故名“四樓”,在西高白十字街正中,居民集結,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交通要衝,古為“官道”,毀於清道光年間的洪水決堤。道光二十八年,重修關帝廟時,鄉人將僅存的四根八稜柱,移作關帝大殿明柱。”(引自《清徐歷史文化叢書》)

“人傑地靈、物埠人豐”,西高白能擁有這樣一個顯赫的時代,當然離不開居住在這裡的人,這是一群怎樣的人呢?現任山西省詩詞協會副秘書長、清徐縣文聯副主席、西高白村人高中昌先生坐在他的古式庭院裡,為我們娓娓道來。古色古香的院落,嚴謹的布局、精緻的雕刻,老樹濃蔭如蓋,處處能感覺到那種生活的典雅情趣和處世的悠然態度,能在家居現代化的今天還保持著這樣波瀾不驚的堅守和寧靜。作為一個西高白人,這不僅僅是血脈中傳承而來的操守,更是對於人生追求的執著。

高中昌先生向我們講了這樣幾個近代小故事,常家的常燮中,曾是清廷拔貢,人稱“拔貢”爺,常老爺子未走上仕途之時,曾有本村人上門無理尋釁鬧事,後來“拔貢”被朝廷選派了官職,去了太谷縣任縣令。這個昔日尋釁者恰好在太谷縣犯事,被人抓住,主政一縣的“拔貢”爺不念舊惡,送他路費,將他平平安安地放了回來。“拔貢”爺卸任回鄉,太穀人將代表他們感恩之情的“萬民傘”送到“拔貢”爺的家裡,至今遺蹟尚存,僅安裝“萬民傘”牌樓的石頭地基就足有六個平方大。抗日期間,呂梁山下的高白為八路軍和日寇的纏鬥之地,日寇多次在此吃敗仗,喪心病狂的日寇決定要“屠村”,“拔貢”爺憑著自己多年德高望重的聲望和影響,四處奔走,終於力挽狂瀾,將一場滔天大禍化於無形。解放後的不斷運動中,“拔貢”爺被作為“地富反壞右”批鬥,參與批鬥會的民眾卻無一上前。

西高白的歷史上有過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幾乎涵蓋了封建社會裡的“士農工商”等四大代表性職業。西高白歷史上有過許多聲名顯赫的家族,有的為官有的為商,諸如趙、陳、常、馬、賀、孫等家族……這些人,既有為官者造福一方的,也有經商成功後,積極參與當地公益事業的——整飭附近的河道,加固堤防,修建廟宇,西高白村古代公益建築很多:關帝廟、靜修寺、觀音堂,慈悲寺,玉皇閣、真武廟以及學堂院等。

“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西高白的天空下,歷史如此的溫馨。而要追尋西高白人文精神的先河,還要從高白的標誌“四樓”說起。史載,明成化年間,蒿泊有位“李善果”,“隸樂籍(封建社會獨裁者對異己的政治迫害,逼令其家人親屬從事當時社會公認的下賤職業),恥以身事人,謝妝茹素”。日習禪學於樓上,終身未嫁,以孝其母。家中頗有錢財,為倡孝義而惠鄉民,於成化二年募款興建樓台一座,鄉人因感其德,遂以“孝感樓”三字題匾高懸其上,永銘於世。這位“恥以身事人”的女子,陷入政治糟粕,出淤泥而不染,“倡孝義而惠鄉民”的奇女子,還有那些“感其德”而將她“永銘於世”的鄉人們,這是怎樣的一群人!怎樣的一個個溫情傳遞、代代相傳的故事!帶給我們的是經歷數百年不朽、不休的感動——這,就是西高白的人。

於是我們理解了西高白趙家受過大清朝廷旌表的“兄弟孝義坊”,“拔貢”爺的“萬民傘”牌樓,還有《清徐古方誌》中為數眾多的高白人……

本文至此,似乎已經該劃上一個並不圓滿的句號了。深夜行文,尤其是這樣的文字,總有一種讓人難眠的情緒在心底騷動,令人不吐不快。有幸作為《每周一村》欄目的參與者,有幸見證這許許多多、燦若星辰的精彩故事,筆者想感謝生命中每一個美麗善良、才情縱橫的西高白人,每一個帶給我故事和感動的人。因為這樣的工作讓我感到了自己的價值,這樣的生活讓我感覺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其實,我們都是歷史接力賽的選手,每一個人都有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使命,無論是梗陽,還是西高白,傳遞我們的感動,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西高白傳統

西高白歷來有重文重商的傳統,復興吧,被祝福了的西高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