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獅

西非獅

獅子曾經廣布於除了撒哈拉沙漠中部和熱帶雨林以外的非洲大陸,在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現獅子在西非已不見蹤跡,現在只在東非及南非有少量分布,並且大多生活在國家公園內,仍處在瀕臨滅絕的危險之中。國際科學雜誌《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刊登的研究報告稱,現僅能在非洲的17個國家找到剩餘大約400隻西非獅的蹤跡。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西非獅西非獅

西非獅體重達到200-250千克,體長(不含尾巴)2.2米。區別於其他貓科動物的是雄獅有明顯的鬃毛。尾端的角質刺也是顯著特徵。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常具顯著花紋。爪鋒利,可伸縮(獵豹屬爪不能完全縮回)。尾較發達。

簡介

西非獅西非獅

獅子曾經廣布於除了撒哈拉沙漠中部和熱帶雨林以外的非洲大陸,在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獅子在東非及西非早已不見蹤跡,現在只在東非及南非有少量分布,並且大多生活在國家公園內,仍處在瀕臨滅絕的危險之中。特別是西非獅,在人類的干預下,沒能進入20世紀就滅絕了。

西非獅:1865年滅絕。

歷史

西非獅、北非獅同現在非洲獅一樣,體重在120~250千克,體長1.4~1.92米。區別於其他貓科動物的是雄獅有明顯的鬃毛,為的是相互打鬥時起保護頸部的作用。尾端的角質

西非獅西非獅
刺也是顯著特徵。獅子還是貓科動物中唯一能真正發出吼叫的動物,吼聲可傳到八九千米以外。獅子的視力極佳,在很遠以外就能發現獵物,集體捕食,速度快且效率高。獅子主要捕食有蹄類,如牛羚、大羚羊、斑馬,有時也捕食大象、犀牛。吃飽後要喝大量的水,然後回到隱蔽處消磨時光。

獅子在動物界中一直被視為百獸之王,可是人類並沒有把它們放在眼裡。早在16世紀。歐洲人就踏上了西非和北非。來到這裡後,他們經常進行狩獵活動,並把獵殺獅子視為最隆重的狩獵活動,是顯示勇敢和技巧的行為

西非獅西非獅
。獅子在這些人的貪婪與勝利的歡笑聲中一個個的倒下去。人類不但獵殺成年的獅子,幼獅也被捕捉,然後帶回歐洲,賣給那些有錢人及王公貴族。隨著歐洲人的不斷獵殺、捕捉,獅子在西非、北非一天天地減少,到了1865年,最後一個西非獅也倒在了槍口之下,北非獅也在1922年永遠消失了。

其實,獅子比其他任何動物更受人類的青睞。英國、蘇格蘭、挪威、丹麥等國的國王在其王冠上都飾有獅子的圖象。獅子也出現在蘇黎世、盧森堡、威爾斯和德國黑森省等國家和地區人們佩帶的臂章上。但願獅子不會僅僅成為永久性標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