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自1985年正式成立,如今20多年過去了, 20世紀70年代起,西藏陸續籌備組建了一批社科研究及藏學研究機構,其中,西藏社會科學院的籌建成立是西藏社科事業發展道路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她使自治區第一次有了哲學社會科學、經濟社會發展、藏學研究的專門學術機構和研究諮詢中心,從此,西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藏學研究事業走上了專門化、制度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為推動西藏的哲學社會科學和藏學研究事業,為西藏的發展穩定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簡介

回眸西藏社會科學院2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建院到現在經過幾次改編、撤建,目前除幾個職能部門外,下設機構科研所6個:既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宗教研究所、農村經濟研究所、當代西藏研究所、經濟戰略研究所;科研輔助部門3個:既西藏藏文古籍出牌社、《西藏研究》編輯部、文獻信息管理處(圖書館)。西藏社會科學院設有“西藏藏學研究中心”、“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西藏《格薩爾》研究中心”;自治區藏文古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格薩爾》搶救辦公室、貝葉經搶救領導小組辦公室、六省區市藏文古籍工作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均設在西藏社會科學院。全院現有人員編制124名,其中,科研業務人員98名,現有高級專業人員32名(正高11名,副高29名),中級專業人員39名,初級以下專業人員27名,院特聘研究員、特邀研究員18名。
我院哲學、藏學研究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定位確立專長。以藏學研究為主的西藏社會科學院多年來將研究重點定位於西藏現實社會經濟發展和歷史社會文化,以探索西藏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發展規律和回答西藏經濟建設中的現實問題為根本方向,把解決西藏改革、發展和穩定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作為主要研究任務,高舉當代西藏發展研究和藏學研究的旗幟,投身西藏各項建設事業的火熱生活,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她的許多科研成果在為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大量切實可行的諮詢、參謀的過程中,不但因為其堅實的理論科學性,突出的現實針對性、可操作性為西藏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由於其鮮明的特色,在科學研究中獨樹一幟。
西藏社會科學院充分發揮 學科強項特色,先後編寫完成《西藏通史·松石寶串》(藏漢文版)、《夏格巴(西藏政治史)批註》(藏漢文版)、《西藏古近代交通史》(漢文版)、《藏事漢文文獻》、《藏文雪域文庫》、《藏學文獻目錄索引》(漢文版)、《歷史造就的統一體》(藏漢文版)等一批重要專(譯、編)著,整理出版《格薩爾》藝人說唱本20部20本(約800萬字),在藏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西藏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西藏研究》漢文版接連入選全國中文期刊社科類百種優秀期刊及“雙高期刊”。
西藏社會科學院在大力整理、發掘、搶救藏民族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繼承、弘揚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加大現實研究力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九五”以來結項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有:《當前西藏社會政治穩定問題研究》、《西藏農牧業微觀基礎的組織創新》、《援藏經濟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西藏自治區寺廟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效益分析》、《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的調查分析及其對策研究》、《西藏小城鎮建設問題研究》、《西藏主要城鎮貧困群體與幫困救助研究》、《西藏開發中的西藏生態環境建設戰略研究》、《現存藏傳佛教典籍初步調查與整理的可行性方案研究》、《西藏自治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研究》等。
西藏社會科學院專家學者的許多優秀論文先後入選國內各種學術論文集,並有相當數量論文被譯成英、法、日文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自第六屆(1996年)至第十屆(2005年)國際藏學會以及在其他各種國際大型學術會議上,西藏社會科學院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提交的數十篇學術論文均被收進歷次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