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竺園

西竺園

廣西梧州位於中山公園北面的珠投嶺上,為妙真和她的師父達禪法師於1933年創建。西竺園是佛教尼姑庵,內有磚木結構房屋6座,東西座為餐廳和會堂,中座為大雄寶殿,後山為觀音殿、祖師堂與功德堂。

基本信息

簡介

西竺園 西竺園

西竺園在梧州市崗嶺路珠投嶺。是梧州近代最大的佛寺。1933年建,有門樓、西竺堂、觀音殿、大雄寶殿、廂房等6座磚木結構建築。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近年維修一新。大雄寶殿內塑釋迦牟尼、彌陀、藥師和地藏觀音菩薩像,珍藏《大藏經》共7173卷,還有銅鼎、銅鐘、銅燈塔等。廣州六榕寺法師黨澄、桂平西山龍華寺法師巨贊、廣西佛教會的道安等先後來此講經。是梧州市佛教活動的場所,梧州現存最大的佛教聖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梁秀珍(出家為尼後法名妙真)和她的師父達禪法師創建寺廟,當時李宗仁、鄭建民等參與捐資建寺,次年12月落成。廣州六榕寺覺澄法師將寺廟取名為西竺園。民國二十四年春,達禪、覺澄法師主持開光典禮。香港佛教聯合會主任覺光法師及桂平西山主持妙載均長期在此念經。園內磚木結構房屋6座,東西座為餐廳和會堂,中座為大雄寶殿, 供奉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是教徒參拜念經的場所。每逢佛誕節日,教徒及善男信女都來此參拜念經。殿有大鐵鐘、銅鐘、七層銅塔、明代銅大香鼎各一隻,樓上藏有一套《大藏經》。西竺園在中國佛教界有一定的地位。

西竺園 西竺園

人文歷史

西竺園 西竺園

西竺園為妙真(1896——1971)和她的師父達禪法師於1933年創建。妙真俗名梁秀珍,出生在梧州一貧苦漁民家庭。她16歲時父病死,無以為葬,遂為桂系軍人曾其新出資納為妾。但婚後一直不育,1929年新桂系又反蔣失敗,梁秀珍隨夫出走香港。適逢廣州的達禪法師雲遊香港,梁秀珍遂往拜達禪法師為師,昄依了佛教,取名妙真。1931年,妙真回到梧州後,勸曾其新出資,並得李宗仁、鄭建民等參與捐資建寺,1935年1月落成。廣東韶關南華寺住持虛雲和尚派侍者釋清涼任西竺園僧伽教導員。2月,西竺園佛堂舉行開光儀式,由覺澄法師主持,標誌佛教在梧州恢復。當時前來參加開光儀式的蒼梧州縣長蔡灝親書大雄寶殿門前的對聯“琳宮澄澈西江月,珠嶺祥生南海雲”。西竺園山門有一對聯“鴛水繞空門一切眾生原有岸,白雲開覺路三乘佛法本無邊”。1983年6月9日,西竺園舉行佛像開光儀式,由廣東雲門大覺寺佛源法師和柳州西來寺智禪法師主持法會,標誌梧州佛教的新發展。

建築結構風格

西竺園 西竺園

庵內磚木結構房屋6座,東西座為餐廳和會堂,中座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外觀是綠瓦、黃牆、紅柱,瓦脊上用瓷瓦筒裝嵌兩條古龍戲一朵球狀蓮花,象徵佛祖的清淨與大慈大悲。殿里宏麗肅穆,中間供奉著三尊檀香木飾金佛像,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左邊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右邊是南無阿彌陀佛。再向左右角伸展,為地藏菩薩(檀香木塗金)與觀世音菩薩(瓷器像)。大雄寶殿是教徒禮拜念經、過宗教生活及弘傳佛法的場所。樓上為藏經樓,是收藏各類佛經的地方。藏經樓收藏藏有一套珍貴的宋朝砂磧本《大藏經》。該經書包括天竺和中國的佛教歷代著述共7173卷,儼若佛教的百科全書。廣州六榕寺的覺澄法師、廣西佛教會的道安法師、桂平西山龍華寺主持巨贊法師曾到此講經。 大雄寶殿後山第二級山坡有一觀音殿,建於1984年底,1988年4月竣工。觀音殿綠瓦、黃牆、紅柱,瓦脊上亦用瓷瓦筒築一對龍戲一朵球狀蓮花,象徵觀音菩薩的純潔與慈祥。觀音殿內安奉一尊塗金的觀音菩薩。觀音,即觀世音,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以大慈大悲為德性,據稱遇難者只要念誦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觀世音。殿門對聯是梧州書法家何虛中書“慈航普渡一切眾生脫離六道登覺岸,甘露偏灑十方同化昄依三寶發菩提”。

觀音殿兩側為祖師堂與功德堂,均是灰牆灰瓦、保持佛教徒的純樸,建成於1988年底。祖師堂,上層中間安奉達摩(正中)、玄奘、太虛;中層安奉虛雲、巨贊、達禪、覺澄、觀本、道安等祖師蓮位。三層安奉妙真等。功德堂乃佛教徒及其家屬、親戚死後寄託亡靈的佛堂。

西竺園主要成分是淨土宗的臨濟派,因為曾請過禪宗的僧人作教員,也攙雜著大量禪宗的內容,教派特徵不十分明顯。西竺園曾建立過紫竹林、靈山佛堂、富民佛堂,舉辦過觀音會、佛誕會,解放以前的勢力還是比較大。前幾年,紫竹林因修東環路而搬遷到白雲山,由中國佛教協會籌建頗具規模的四恩寺。韶關的南華寺、廣州的六榕寺均宗仰臨濟宗,西竺園與它們有直接的佛緣。

西竺園 西竺園

觀音殿建成於1988年,該殿1984年底破土動工,興建期間有1076名信士(其中海外僑胞和女性信徒占多 數)捐款近30萬元助修,故爾工程能於1988年4月順利竣工,觀音殿坐落在大雄寶殿後的山坡上,建築面積292平方米。殿內供奉一尊塗金觀音像。在殿門橫額“觀音殿”用金色書寫;兩旁門聯乃梧州書法家何虛中書:“慈航普渡一切眾生脫離六道登覺岸;甘露遍灑十方同化皈依三寶發菩提。”

祖師堂與功德堂分別坐落在觀音殿兩側,灰牆灰牆,皆為1988年秋、冬建成。祖師堂分三層安奉歷代祖師蓮位二十二座:上層為達摩、玄奘、太虛;中層為虛雲、覺澄、觀本和西竺園女尼受戒師達禪、巨贊、道安;第三層為西竺園歷代任住持,名僧13位。

歷史作用

西竺園佛堂自建成後,其“人間佛教”特色尤為濃厚。其主要表現是:(1)興建佛學補習班。1935年,“西竺園佛學補習班”成立,由釋清涼主持教務和教學,招收初、中級各班學員一組共40人,皆為女青年;另設旁聽若干人,多屬中年女居士。教學內容主要是佛經和中國文化歷史。1944年停辦,1988年復辦,從西江沿岸各地招收10餘名女青年教徒入班受訓,講授佛學、英語、語文。(2)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39年,西竺園僧伽在園內設立“抗日陣亡烈士靈位”,每天念經為亡靈祈禱,並發動居士、信眾為抗戰獻金捐款。1942年巨贊法師在梧州講演,宣傳抗日就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行為,完全符合佛教大乘精神”,鼓勵佛門僧徒積極投入愛國愛教,抗日救亡的歷史運動。(3)生產自養。西竺園秉承懷海遺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先後辦起了山地種植園、縫紉組、毛巾廣等。不但解決了僧尼的日常用度,而且還可以救濟孤寡、布施貧民、利眾濟生。

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四季都是旅遊季節,最佳的是一年中的初一、十五、觀音誕等日子,上香朝拜人特別多,熱鬧非凡。

廣西梧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梧州市位於廣西東部,地處珠江流域中游。梧州市是一個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古為百越之地,廣信、蒼梧是古稱,傳說因古時盛產刺梧桐樹而得名。公元 621年(唐武德4年),改郡治為州治,將蒼梧改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1927 年正式成立梧州市,為省轄市。梧州市現轄萬秀區、蝶山區、郊區、蒼梧縣、藤縣、蒙山縣,代管岑溪市,面積12585平方公里,人口273萬,漢族占總人口的99%以上。其中梧州市城區面積307平方公里,人口32萬。
景點白雲山公園 | 李濟深故居 | 龍母太廟蛇園 | 白鶴山 | 東華寺 | 河濱公園 | 六堡茶園 | 太平天國永安活動舊址 | 系龍洲 | 雲龍公園 | 廣西地委和特委舊址 | 中山紀念堂 | 蒼梧粵東會館 | 岑溪吉太天龍頂 | 飛龍湖旅遊度假區 |騎樓城 | 戎圩古鎮(龍圩鎮) | 聖文園 | 石表山 | 石廟山 | 爽島民俗風情旅遊區 | 爽心瀑布 | 四恩寺 | 太平獅山 | 天書峽谷 | 梧州市博物館 |西竺園 | 小娘山 | 梧州英國領事署舊址 | 玉夢勝景 | 袁崇煥故里 | 白鶴觀 | 白霜澗 | 大竹龍母廟 | 蝴蝶谷漂流風景區 | 火山夕焰 | 梁羽生公園 | 龍泉森林公園 | 龍潭瀑布 | 太和花園 | 藤縣龍母廟 | 禤洲島 | 鴛江春泛 | 允升塔 | 州頭古榕 | 八寶塘 | 炳蔚塔 | 茶山湖道家村 | 鄧公廟 | 梧州市歷史文化長廊 | 羅漫山 | 石馬山 | 西炮台公園 | 驍騎營馬術俱樂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