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格德

西爾格德

年進耶魯大學專修心理學,1930 年任耶魯大學講師,1933 年,分別任該校心理學系主任和研究生院院長,1969

簡介


西爾格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1904.7.25—2001.10.22) 美國心理學裡程碑式人物,現代心理學的一代宗師。早期研究動物和人的條件反射,後來研究人的動機作用和無意識過程,晚年主要從事美國心理學史的研究。1948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4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196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84年被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授予終身成就獎。
西爾格德的父親是內科醫師,他自幼即有志繼承父業,14 歲時父親在法國從事醫務工作意外死亡,遂改變初衷進伊利諾斯大學專修化學工程,1924 年畢業後曾參與青年會活動,對諮詢輔導工作發生興趣,於是在 1926 年進耶魯大學專修心理學,1930 年在 R.道奇指導下完成關於人的眼瞼的條件反應的論文,獲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在耶魯他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約瑟芬(Josephine Rohrs,當時在 A.格塞爾門下攻讀發展心理學博士學位,後為斯坦福臨床心理學教授。他們於 1931 年結婚)。1929 年因協助學校籌辦國際心理學會在耶魯大學舉行年會,得以結識巴甫洛夫皮亞傑柯勒勒溫桑代克等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獲得學位後 1930-1933 年任耶魯大學講師,1933 年應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大學著名心理測驗學教授推孟之邀赴該校任教,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華盛頓任各種機構文官並關心社會心理學以外,他的職業生涯一直是在史丹福大學度過的,他在該校人文學院和教育學院同時任心理學教授,1942-1950 年和 1951-1955 年,分別任該校心理學系主任和研究生院院長,1969 年退休後任榮譽教授。2001年10月22日,西爾格德因心肺驟停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市(PaloAlto)。

《西爾格德心理學》


西爾格德於1953年撰寫的《西爾格德心理學》,是心理學方面的權威著作,被美國心理學協會稱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心理學導論教材”。由於內容豐富、觀點全面、著重啟發學生思維,本書特別適合作為初學者的授課或自學教材。該書自出版後就一直普受讚譽,到1962年第三版時,銷量高達40萬冊,成為當年最暢銷的圖書。其後陸續被翻譯成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中文等多種文字。為了適應心理學領域的不斷進步,本書自1967年修訂開始增加新作者,以期融入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新出現的分支領域,平均每三四年便修訂一次。50多年間已至14版,內容不斷充實完善,始終是心理學教材中的黃金標準。雖然新作者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但為了紀念西爾格德對此書和心理學教育的貢獻,始終保留西爾格德為主要作者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