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烏珠穆沁旗蒙醫醫院

一九八三年分設了蒙醫內科、蒙醫兒科、蒙醫婦科、藥劑科、蒙西藥房、行政科室設立了辦公室、財務室,開展了季節性住院診療工作,工作人員增加到28人,使醫院初具規模擴大了業務範圍,工作條件得到改善。 隨著西部開發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蒙醫藥事業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2005年新建了病房醫技綜合樓,使業務用房增加到3199平方米, 新藥“色薩—7味顆粒劑”治療腎結石、腎積水療效達90%以上,年接待患者700餘人次,新藥“扎木薩—4味顆粒劑”治療胃病、年接待患者2100餘人次,療效達90%以上,專科專病得到長足發展。

基本信息

機構沿革

西烏珠穆旗蒙醫醫院建於1980年7月, 當時房舍7間、醫生4名,護士1名,蒙藥調劑1名,蒙藥製劑2名,其它人員3名,院長1名,共有職工12名,開展了蒙醫藥門診診療工作。
一九八三年分設了蒙醫內科、蒙醫兒科、蒙醫婦科、藥劑科、蒙西藥房、行政科室設立了辦公室、財務室,開展了季節性住院診療工作,工作人員增加到28人,使醫院初具規模擴大了業務範圍,工作條件得到改善。在旗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關懷與大力支持及醫院快速發展,一九九一年建造了蒙醫院門診綜合樓,建築面積1633平方米,編制床位30張,職工75名,擁有固定資產200餘萬元。醫院設蒙醫內、外、兒、骨傷、五療、肛腸科,西醫內科和眼科等8個臨床科室,功能檢查、檢驗、放射、藥劑四個醫技科室,一個綜合病區和護理單元,成為全旗規模大,蒙醫技術力量雄厚,環境優美,建設布局合理的蒙醫專科醫院。1997年被自治區衛生廳授於二級乙等醫院。
隨著西部開發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蒙醫藥事業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2005年新建了病房醫技綜合樓,使業務用房增加到3199平方米, 占地面積7090平方米,固定資產220.9萬元,編制床位40張,職工60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初級職稱29人, 中級職稱23人, 副高級職稱2人,衛生技術人員占78.3%。 由91年的8個臨床科室增加了蒙醫肝膽科、腎病、胃病專科、婦科、蒙西醫結合外科、急診科12個臨床科室和功能檢查、檢驗、放射、藥械科及蒙醫內科,蒙西結合外科二個綜合病區和一個護理單元。
蒙院專科專病對肝膽、腎病、 胃病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獲得了初步成效,用我院研發的新藥“地格達—4味顆粒劑’’治療慢性膽囊炎、膽絞痛和一些肝臟疾患療效達90%以上,每年接待患者1500餘人。新藥“色薩—7味顆粒劑”治療腎結石、腎積水療效達90%以上,年接待患者700餘人次,新藥“扎木薩—4味顆粒劑”治療胃病、年接待患者2100餘人次,療效達90%以上,專科專病得到長足發展。
蒙醫院為改變蒙藥製劑的生產設備簡陋工藝落後的現狀,2002年投資200餘萬元建造了574平方米的製劑樓,購入大型粉碎機、顆粒機、水丸機、烘乾箱等設備,安裝了空氣淨化系統設備,設有水丸車間,顆粒車間、膠囊車間、片劑車間, 以先進的設備和生產技術生產蒙藥湯劑、散劑、丸劑、顆粒劑、膠囊劑151個品種,年生產蒙成藥製劑3000公斤以上,製劑室通過GMP認證。 自主研發的新藥“地格達—4味顆粒劑”和“扎木薩—4味顆粒劑”於2007年獲國家專利權,“色薩—7味顆粒劑”正在申報國家專利權。新藥的研髮帶動了蒙藥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2006年業務總收入178.7萬元,門診人次32140人次,出院人數374人,病床使用率33%,病床周轉次數9.8%,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5天,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每年均在上升。蒙醫院2007年8月加入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醫院集團成員醫院。是全旗蒙醫藥臨床、科研、教學融為一體的中心,對全旗蒙醫藥事業發展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

設備

1、醫療設備(萬元以上)
300毫安X光機,動態心電圖機(十二導),心電監護儀,心電圖工作站,超音波診斷儀,多媒體超生儀、頸顱都卜勒、多參數監護儀、半自動生化儀、液壓式手術床等。
2、製劑設備(萬元以上)
空調淨化系統、破碎機、電熱恆溫鼓風箱、粉碎機、糖衣機、高玫振動篩、混合機、封口機、包裝機、顆粒水丸包裝機、印碼機、磨粉機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