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漁樂說

”有聞而善之,為之說其事以傳者,羅玘也,南城人。 [4]嚴陵:即嚴光,字子陵,餘姚人。 吳心遠:字大本,宜興人,自號心遠居士。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西溪漁樂說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羅玘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漁與樵、牧、耕、均以業為食者也。其食之隆殺[1],惟視其身之勤惰,亦無以異也。然天下有傭樵,有傭牧,有傭耕,而獨無傭漁,惟其無傭於人,則可以自有其身。作吾作也,息吾息也,飲吾飲而食吾食也,不亦樂乎?蓋樂生於自有其身故也。若夫傭,則身非其身矣。吾休矣,人曰作之:吾作矣,人曰休之,不敢不聽命焉。雖有甘食美飲,又焉足樂乎?
豈惟傭哉?食人之祿,猶傭也。故夫擇業莫若漁,漁誠足樂也。而前世淡薄之士托而逃焉者,亦往往於漁:舜於雷澤[2],尚父於渭濱[3]。然皆為世而起,從其大也,而樂不終,至於終其身樂之不厭,且以殉者,古今一人而已,嚴陵是也[4]。
義興吳心遠先生漁於西溪[5],亦樂之老已矣,無它心也,寧庵編修請曰[6]:“仲父得無踵嚴之為乎[7]?”先生曰:“吾何敢望古人哉!顧吾鄉鄰之漁於利者樂方酣,吾愚不能效也,聊以是相配然耳。”有聞而善之,為之說其事以傳者,羅玘也,南城人。

作品注釋

[1]隆殺(shài):豐盛或省約。
[2]舜於雷澤:《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雷澤,古澤名,在今山東荷澤東北,已淤。
[3]尚父於渭濱:呂尚在渭水之濱釣魚,見《史記.齊太公世家》。
[4]嚴陵:即嚴光,字子陵,餘姚人。少與漢武帝劉秀同遊學。及劉秀稱帝,嚴光變名姓,隱身不見。隱居於富春江,以釣魚為生,終身不肯出仕。事見《後漢書.逸民列傳》。
[5]義興:今江蘇宜興市。吳心遠:字大本,宜興人,自號心遠居士。
[6]寧庵:姓名及生平事跡不詳。編修:屬翰林院。
[7]仲父:對吳心遠的尊稱。仲,吳心遠排行老二。

作品賞析

此文選自《翰林羅圭峰先生文集》卷十三。西溪,為江蘇宜興縣的一條小河,時吳心遠隱居於此。其人“風神散朗,操履修潔。……非公事未嘗一入城府。值好風日或雨新霽,肩輿行溪山間,蒼鹿一、白鶴一夾輿馴繞,不驚不逸。……創別墅二於溪山間,南曰樵隱,西曰漁樂,逍遙於其間。自號心遠居士,意以靖節(陶淵明)自擬也。”(過廷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十八)本文就是為他的漁樂而作。文中極力讚美隱於漁的樂趣,是因為漁不受傭於人,有自由的人身。當官食祿,也跟受傭於人一樣,故寧要自由,不要食祿。反映了作者也輕視利祿,嚮往於不受剝削的自主的隱居生活。

作者簡介

羅玘(?—1519),字景鳴,學者稱圭峰先生,南城(今屬江西)人。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鄉試第一。次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進侍讀。正德初,遷南京太常少卿,官致南京吏部右侍郎。為人尚節義,遇事嚴謹,僚屬畏憚。卒諡文肅。《明史.文苑傳》稱其“博學好古文,務為奇奧”。《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說:“玘文規模韓愈,務出以深湛幽渺之思,多掩抑其意,迂折其詞,使人得之於言外。”著有《羅圭峰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