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2011年2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西安綜合保稅區,位於西安國際港務區內,規劃面積6.17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展示交易、出口加工、保稅物流、文化保稅、輻射服務為特色的外向型經濟產業體系,通過與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西安公路港的功能疊加,實現 “港口內移、就地辦單、多式聯運、無縫對接”的內陸港功能。

介紹

2008年陝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將在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的西安發展建設中國大型國際陸港、打造特大商貿物流新城和全球商貿物流中心的重任,交付給剛剛重新組建的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真正的大規模、大動作推進從此時開始。2010年7月1日,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竣工開通,而在此前的4月20日,西安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通過海關總署等四部委聯合驗收,作為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兩大基石,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和西安保稅物流中心的竣工建成,標誌著西安國際陸港口岸服務功能初步成型,西安的城市功能也即將迎來一個新拐點。

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是陝西省西安市“十一五”規劃物流龍頭項目,已被省政府列為爭取國家

“十一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西安市人民政府同意西安國際港務區由西安滻河經濟開發區規劃、設計,整體開發建設。

秉承“十一五計畫”,港務區吸引世界友人的關注。“十二五計畫”的起航,港務區再接再厲,引領中國內陸港新興建設。引來世界人民高度關注以及國家政府支持。2010年11月4日,西安國際港務區規劃日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建成後,西安國際港務區將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現代服務業示範園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於2011年2月14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位於西安市東北部,總體規劃用地6.17平方公里,是西北第一個封關運營和規模最大的綜合保稅區。作為高度開放的特殊經濟區域,綜合保稅區具有保稅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加工、商品展覽展示、檢驗檢測、口岸物流等功能,它整合了海關所有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政策,是目前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功能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綜保區藉助起保稅物流及口岸功能,以及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西安公路碼頭等具有強大運力項目的有效疊加,實現沿海港口服務功能內移、就地辦單的大通關功能。充分展現以現代商貿物流為特色,建設以區港聯動為核心,以海鐵、公路等多式聯運方式為路徑的大型內陸港口。

目前,西安綜合保稅區(一期)1.36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2013年9月17日通過了國務院十部委的驗收,12月23日封關運行,成為西北第一個封關運營的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西安綜合保稅區

2013年9月17日,西安綜合保稅區通過海關總署牽頭的國家10部委組成的國務院聯合驗收組正式驗收,具備了封關運行的基本條件。 12月23日,西安海關正式對西安綜合保稅區進行封閉監管,同時對外辦理綜保區的各項海關業務,標誌著陝西省首個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為陝西開放型經濟發展再添一“助推器”。
西安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標誌著陝西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布局結構進一步得到完善,為陝西開放型經濟發展再添一個強有力的“推進器”。作為陝西第一個封關運行的綜合保稅區,西安綜合保稅區對於陝西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對於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吸引外資,承接產業轉移,尤其是依託新亞歐大陸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全面提升陝西的經濟外向度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安綜合保稅區通過與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功能疊加,輻射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以及西北內陸地區,涵蓋陝西全境以及新疆、甘肅、寧夏、河南、內蒙古、山西等省份。

開展業務

1) 存儲進出口貨物和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的貨物
2)國際轉口貿易
3) 國際採購、分銷和配送
4) 國際中轉
5) 檢測和售後服務維修
6) 商品展示
7) 研發、加工、製造
8) 港口作業

9) 經海關批准的其他業務

其他相關

西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情況簡介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主要是依託電子口岸,建立口岸監管部門與電商、物流、支付等企業系統聯網對接信息平台,掌握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各環節的準確數據和狀態,實現口岸監管的前推後移、分類通關,科學統計,以及全程無紙化通關管理,方便企業快速通關,有效解決企業出口結匯、退稅等問題。

2014年3月19日海關總署正式批覆印發了《關於西安市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的復函》,明確由西安綜合保稅區組織開展試點工作,按市場化運作方式,委託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下屬公司(西安國際陸港保稅物流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負責跨境電商試點(產業園)的建設、招商和運營。為承載跨境電商及上下游配套服務企業並做好相關支撐服務,在西安綜合保稅區內規劃設立了西安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同時搭建並運營西安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整合商貿基礎信息資源,規範電子商務數據標準,搭建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提供電子商務通關、物流、數據交換、外貿協同、商務信息、商務信用等綜合服務,並為國內跨境消費者提供實名身份備案、年消費額度控制、稅單查詢、商品防偽溯源查詢等服務,提供一條陽光、便利、放心的跨境網購新渠道。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的建設已完成,可以開展進出口貨物交易、通關、物流配送、支付結算貿易等一系列工作。

2015年2月12日,西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直購進口首單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完成通關,這意味著西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平台(進口)投入試運行。

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開放包容,加強五通”和李克強總理“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促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指示,西安綜合保稅區著力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打造“網上絲綢之路”,積極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依託西安綜合保稅區開展進出口貨物交易、通關、物流配送、支付結算貿易等一系列工作,平台永久域名為iesroad,中文名稱為“洋貨碼頭”。登錄西安跨境電商平台網站,即可購買來自全球的進口商品。

該平台的官方網址也別有深意。iesroad即為“網上絲綢之路”(IE Silk Road)的英文組合,將成為繼“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西安港”之後,陝西和西安開展國際貿易、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又一個重要平台,搭建起一條便捷的“網上絲綢之路”,成為陝西西安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重要支撐。

西安跨境電商平台的運營,將這種新型貿易方式帶入陝西,衝破了國家間的障礙,使陝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極大拓寬了陝西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提升陝西、西安民眾生活品質。對企業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極大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促進多邊資源最佳化配置與企業間互利共贏;對於消費者來說,跨境電子商務使他們非常容易獲取其他國家商品信息並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西安國際港務區已成為西安乃至西北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聚集區,“洋貨碼頭”做好跨境電商企業的服務後台,成為國際、國內優質產品的網上交易中心和線下集散中心,真正實現“買全球、賣全球、享全球”。這對於身處內陸腹地的陝西乃至西北地區尤其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同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路徑。開辦了“洋貨碼頭線下體驗區”和“西安港Ulife進口商品直營店”,西安綜合保稅區已成為陝西乃至西北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和全省保稅進口商品體驗店的幕後支持平台。

2015年9月22日,西安國際港務區的“Ulife西安港進口商品直營店”正式開業,開業後直營店營業額逐步提升、屢創新高,店內的商品質量及銷售價格獲得的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Ulife的火爆,最直觀的體現了西安國際港務區“港”的功能對市民生活的影響。“Ulife西安港進口商品直營店”依託“西安港”港口功能優勢和西安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全力打造進口商品線上與線下集中展示交易的平台,通過“海鐵聯運、保稅倉儲、城市配送以及線上線下互動”的商業創新模式,集倉儲物流、終端零售、分銷批發、跨境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目前,Ulife主要經營進口食品、酒類、生鮮、母嬰用品、日化產品等五大類民生商品,產品來自23個國家,共2500多種單品。

西安國際港務區於2015年7月成功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