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白皮松

西安白皮松

白皮松(學名:Pinus bungeana Zucc.)是常綠喬木,枝輪生,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覆瓦狀排列。嫩枝上長有針葉,針葉是著生在枝葉交接處的節狀葉枕上,每根松針的外圍都有一層厚厚的角質層和一層臘質的外膜,這樣就減少了松樹身上水份的喪失,保證該物種可以在很乾燥的環境下生存。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是中國特有樹種之一,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城市和庭園綠化的優良樹種。近年白皮松已引種美國,世界矚目。

形態特徵

西安白皮松形態特徵:常綠針葉喬木,高達30米,幼樹幹皮灰綠色,光滑,大樹幹皮呈不規則片狀脫落,形成白褐相間的斑鱗狀,極其美觀。冬芽紅褐色,小枝灰綠色,無毛,葉三針一束,葉鞘早落,針葉短而粗硬,長5-10厘米,針葉橫切面呈三角形,葉背有氣孔線,雌雄同株異花。球果圓卵形,種鱗邊緣肥厚,鱗盾近菱形,橫脊顯著,鱗臍平,臍上具三角形刺狀短尖,種子卵圓形,有膜質短翅,花期4-5月,果2年成熟。

分布範圍

西安白皮松為中國特產。

主要價值

屬三針松,樹皮泛白,呈鱗層狀脫落,斑駁美麗,是極珍貴的園林綠化樹種。故宮、天壇公園內的白皮松不勝枚舉。國家白皮松自然保護區在甘肅省徽縣,但該地為石質山區,極難取苗,且地理位置偏西。於是,全國白皮松繁育基地東移至陝西。目前,西安、藍田等地有株高3米、冠徑2米以上的白皮松約10萬株左右。

西安白皮松在綠化樹種中一直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在植物造景中必不可少,白皮松作為園林綠化的種質資源將發揮它特有的綠化功能。白皮松又名白松、虎皮鬆。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冠開展。大樹樹皮淡褐灰色,剝落處灰綠白色,以後長期為白色樹皮。幼樹樹皮灰綠色,平滑,20年後開始不規則鱗片狀剝落,內皮淺黃色。有主幹明顯和自基部即分生數個主幹的兩種類型。葉3針一束,粗硬無葉鞘。雌雄同株,雄球花生於當年生新枝下部,雌球花生於新枝近頂部。球果單生,卵圓形,成熟後淡黃褐色。種鱗先端厚,鱗盾多為菱形,有橫脊,鱗臍背生,具尖刺,種子倒圓形。花期4~5月,種熟期為翌年10月。白皮松具有特別的綠化功能,但樹種的套用不能固守成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根據資源的現狀,與山石、建築、植物等諸多園林要素結合,因地制宜地使用白皮松,創造協調的景觀。白皮松綠化優勢明顯,但遺憾的是目前白皮松大苗培育以及育苗管理等的研究尚不夠充分,缺乏白皮松的大範圍推廣套用的技術保障,因此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應加強對白皮松的深度開發,提高白皮松的實際套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