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是在1958年成立的工具機、工具、量儀等本科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悠久辦學歷史和光榮傳統的辦學單位。經過60餘年的建設與不斷發展,形成了集光、機、電、測控及管理技術於一體、整體實力強、辦學層次齊全的綜合性專業學院。目前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工業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03年被授予陝西省名牌專業,2008年被授予國家級特色專業,其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授予陝西省教學示範團隊,2009年“基於融合理念的機械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評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2010年被授予國家和陝西省特色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套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2011年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基本信息

科研概況

已獲博士學位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40餘人;另聘有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學院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的教師8人;全國和省部級優秀教師2人。

近年來,大力推行教學改革,加快傳統專業的更新改造和新專業的建設,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等辦學方式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使學院教學工作更具活力。機械工程、機械設計、精密儀器三個實驗中心,為我院教學、科研提供了充分保證。機械自動化、機械學、振動切削、現代傳動技術、機械CAD技術、光電技術、測控技術、感測器及現代科學儀器研究所,承擔著國家、省部及企業委託項目100餘項,科學研究碩果纍纍,近三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發表論文450餘篇。“陝西省機械裝備重點實驗室”、“全國工具機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西北技術監督教育中心”也設在我院,學院擁有加工中心、三坐標測量機、柔性機器人、六自由串並聯新概念加工工具機等大型先進設備100餘台(套),大型計算機輔助工程中心,配有200餘台計算機的網路機房,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陝西省定點考試單位。2002年又建了16台數控銑、數控車組成的數控加工基地。同時學院不斷擴大基地建設規模和領域,先後建立了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中心-機械設計基地,陶藝及模型工作室,並成立了Solidedge套用培訓中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研究環境。學院堅持走教學、科研共同發展的道路,教學改革深入進行,獲得了多項優秀教學成果獎,在加強學科基礎建設的同時,大力拓寬專業面,開展學生創新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更加開放的實驗空間,先後在挑戰杯、數學建模和電子競賽中獲得各類大獎,學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培養出了大量的本、專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為國家輸送了大批棟樑。

學院領導

院長 華燈鑫:男,1964年11月生,浙江蕭山市人,中共黨員,國立日本福井大學工學博士,現為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級學科(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的學科帶頭人。

目前主要從事雷射雷達大氣遙感技術及最新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的研究及產品的研發,先後承擔高精度雙頻雷射干涉儀,風速風向探測雷射雷達,大氣溫度,濕度及氣溶膠探測雷射雷達,差分吸收大氣微量氣體探測雷射雷達,固體雷射器及光參量振盪技術(OPO)等研究工作及項目研發。在英弘精機株式會社技術研究所任職期間,研發成功國際首台全天候探測低層大氣溫度、濕度及氣溶膠的多功能“氣象觀測雷射雷達系統”,填補了幾項國際空白,該項目的成果得到日本的主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日刊工業新聞》及東京MX電視台的專題報導,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並獲得04年東京發明展覽會的二等大獎“東京都知事獎”及日本RISONA財團的新技術產品研發“優秀獎”。 05年8月回國以來,完成籌建的西安理工大學雷射雷達大氣遙測研究中心已經開始運行,可以開展各種氣象參數探測及大氣光學的研究,初步研究成果已在06年的國際雷射雷達學術會議宣讀(日本,奈良市),印刷中的論文有《光學學報》,《光子學報》及《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目前在研的項目有《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校博士基金》及國防科研項目等。近十年發表各種學術論文近40篇,主要學術成果發表在國際高水平光學雜誌 《Optics Letters》、《Applied Optics》、《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及著名國際會議CLEO/IQEC、ILRC等發表或宣讀。申請國際專利1項,日本國內專利2項,中國國內專利2項。

實驗室建設

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實驗中心

機械工程實驗中心隸屬機械與精密儀器學院,機械工程實驗中心旨在發揮我校機械學科的綜合優勢,加強機械製造及裝配業的科技創新和進步,大力培養高層次人才,使我校在機械製造及裝配領域內發揮更大的作用。

機械工程實驗中心面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以及測控技術與儀器等專業開展實驗教學,同時從事相關的科研工作。作為教學科研基地,現有使用面積13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700多台件,固定資產約800餘萬元,其中關鍵的儀器設備約占400餘萬元。中心現有教師實驗技術人員11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4名,講師工程師3名,助教助理工程師4名。其中有博士學位的1名,在讀博士4名。

依託機械工程實驗中心,1998年“陝西省機械製造裝備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實驗室在負責開設本專業教學實驗的同時,還承擔“機械工業工具機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工作,承接工具機行業的工具機產品的質量檢測任務,作為“陝西省商檢局工具機認可實驗室”,在陝西省商檢局承擔進口工具機的部分商檢工作。

機械工程實驗中心,作為機械工程類學生的主要實驗基地。尤其對於工科類的學生實驗教學具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等能力的重要手段,並能為他們在畢業後從事技術工作和教學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機械工程實驗中心,經過多年的積累具有了相當的實驗基礎,目前按照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開設有: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控制工程基礎,計算機數控技術,測試技術基礎,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微機原理,儀器製造工藝學,單片機原理,設施規劃與設計,運籌學及系統工程,質量控制與可靠性,數控工具機加工與編程等專業課46個實驗項目,開出的教學實驗計畫學時為102學時,實驗開出率達到100%。

機械工程實驗中心主要面對本科生,具有各類傳統機械加工設備及模型,可使學生對專業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操作以及基本技能得以訓練,結合理論教學,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中心開設有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此外,機械工程實驗中心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為學院研究生、博士生的相關課題研究,提供了實驗條件。因此,針對不同教學、科研環節的需要,中心設定了多層次的實驗教學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