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一附院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一附院始建於1956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開設床位2000餘張,年接待門診患者100餘萬人次。為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學位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有二級學科博士授予點8個,受教育部委託,每年承擔60餘名外國留學生的教學任務,是國內少數能培養外國本科和研究生留學生的教學單位之一。

醫院積極構建亞健康預防保健、醫療診治、康復醫學等學科體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特色鮮明的醫學學科。泌尿外科、腎移植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心內科、泌尿外科、腎移植科、婦科、腫瘤外科、內分泌科為省重點學科,影像醫學、普外科、肝膽外科、傳染科、神經外科、為省優勢學科,有5個衛生部臨床學科建設重點項目;有臨床研究室、實驗室30多個,心內科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陝西省分子心臟病學重點實驗室;有6個專業為國家臨床藥理研究基地;心血管疾病、腎臟移植、內分泌、麻醉、病理、護理、消毒供應等9個專業為陝西省醫院質量控制中心。
近5年來,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863高科技專題探索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6項,衛生部科研項目15項,國際合作項目6項,省自然科學基金51項,省攻關項目223項,獲資助經費6000餘萬元。獲得省部級成果近50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00餘篇;目前在省級醫學會有18位專家擔任學會的主委,全國學會擔任常委以上職務的專家有27人,委員以上任職80人次。
醫院的醫療技術發展迅猛,很多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綜合實力處於全國先進、西北領先水平。擁有磁共振、伽瑪刀、數字減影、CT、雙光子直線加速器、體部X刀、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流式細胞儀、心臟監護系統等現代化大型診療設備;建立了西北地區最大的重症監護中心(ICU)、消毒供應中心;擁有技術實力最強的心臟重症監護中心(CCU)、呼吸重症監控中心(RCU),為重危患者的醫療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腎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小腸移植、心臟移植、肺移植等器官移植技術已成熟開展;各種內鏡、腔鏡、血管鏡等診療技術廣泛套用;微創外科、導管介入技術等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特別是在急、重、危、疑難病症的診治方面均形成了突出的優勢。
為方便患者就醫,醫院實行了無午休門診、無假日門診制度;門診檢查集中採血,臨床服務中心免費為患者送標本、取報告,護送重病患者;檢驗報告單發放時間縮短為2小時,CT、磁共振等報告單當日發放;院內開通了愛心服務車;醫療收費堅持公示制、查詢制、費用清單制,多處設立了電子觸控螢幕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公示牌等。同時,還建立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幫扶機制,建立周邊省內外縣級以上規模的協作醫院50餘家,大力扶持基層醫療技術的進步。2006年醫院被陝西省衛生廳定為首批整體進入陝西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級醫療定點機構;2007年,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醫療單體建築,醫院8.3萬平米的住院綜合大樓投入使用,新的門診大樓已奠基興建,在事業的發展中,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醫環境。
“厚德、博愛、精醫、卓越”是醫院文化的積澱,“生命至上,患者第一、愛院敬業、求實創新”是一附院人的追求,在全院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年來,醫院獲得了各級組織給予的諸多榮譽,為衛生部全國“百佳醫院”、“救災防病先進集體”、為陝西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多次被評為陝西省衛生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文明視窗單位示範點”;2004年護理工作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並順利通過複審;腎移植科、肝膽外科被團中央、衛生部授予永久性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
醫院確立了建設“學科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西部領先科教型醫院”的奮鬥目標,提出了“誠信、質量、科技、和諧”的戰略方針,注重科學管理和人才培養,積極探索醫療改革新模式,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健全計畫管理機制和問責制,實施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充分發揮西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領頭羊的作用,目前已發展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區域性醫療中心,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