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頌壺

西周頌壺

西周頌壺是屬於西周的盛酒器,頸部飾波曲紋,腹部飾蛟龍紋,“頌”青銅壺銘文較完整而詳細記錄了這一儀式。

藏品簡介

高:51厘米
用途:盛酒器
所處時期:西周

詳細信息

器口、頸、腹部均為圓角扁方形,頸部收斂,兩側置獸首銜環耳,腹部龐大而下垂,圈足高且厚。頸部飾波曲紋,腹部飾蛟龍紋。器頸內壁鑄銘文21行152字,記述了周王“冊命”頌之事。
西周時期,職官任命需舉行隆重典禮,即“冊命”,“頌”青銅壺銘文較完整而詳細記錄了這一儀式。銘文所記可析為以下四個進程:
1.五月甲戌之日清晨,周王在宗廟中的大室;
2.宰弘作為儐相,將頌引入大室,頌站在中庭之中,史虢生負責宣讀周王的“冊命”;
3.宣布任命頌所負責之職與所賜命服;
4.受命的頌對周王行稽首禮,接受冊書出門,然後對有司行納瑾之禮。
“頌”青銅壺銘文所記的“冊命”之禮與《禮記·祭統》、《周禮》、《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有關記載大致相同,由此,我們可將其與這些記文相比較,從而訂正以往的誤讀。

其他藏品

【名稱】西周頌壺

頌壺頌壺
【類別】中國古代青銅器
【年代】西周晚期
【文物原屬】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壺為盛酒之器。
??頌壺因作器者為「頌」而得名。形制莊重、紋飾瑰麗,腹呈橢方形,頸部兩側有獸首銜環,此類形制碩大的方壺流行於西周晚期。器身上的花紋以環帶紋、蛟龍紋為飾,圈足與壺蓋則飾垂鱗紋及竊曲紋。西周晚期青銅器上的花紋一反主軸中線、兩兩對稱的鋪排,而喜用連續環接的紋飾。
??頌壺口沿內環壁上及蓋口外壁四周鑄銘151字,兩處銘文的內容相同,記錄著「頌」接受周王冊命掌管成周洛陽倉庫此一職務的過程。而這件壺則是典禮完成後,「頌」為頌揚天子的美意,及榮耀先父母龔叔、龔姒,表達未盡的孝思,並祈求家國康樂大福、周王萬年長命而作。
??頌壺銘文對西周的冊命典禮記載詳備,可以和〔左傳〕僖公28年傳等文獻上所敘,互相印證;「頌」紀念父母,這種慎終追遠、父母同祀的情況,亦可以和〔禮記&S231;祭義〕所言互相印證,所以頌壺為研究西周禮制的重要史料。
銘文字數,蓋榫和口內壁各鑄銘文151(其中重文2)字,內容相同。
銘文釋文為:隹(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才(在)周康卲(昭)宮,旦,王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宰引右(佑)頌入門,立□(中)廷,尹氏受(授)王令(命)書,王乎(呼)史虢生冊令(命)頌,王曰:頌,女(汝)官□(司)成周貯,廿家,監□(司)新□(造)貯用宮御,易女麼(錫汝玄)衣、黹屯(純)、赤巿()、朱黃(衡)、□(鑾)旗、攸(鋚)勒,用事。頌(拜稽)首,受令(命)冊,佩(以)出,反入堇章(返納瑾璋),頌□(敢)對□(揚)天子不(丕)顯魯休,用乍□(作朕)皇考龏吊(恭叔)皇母龏始(恭姒)寶□(尊)壺,用追孝,□(祈)匃康□、屯右(純佑)、□(通祿)、永令(命),頌□(其)萬年□□(眉壽),□(畯)臣天子,冬(靈終),子子孫孫寶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