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衛矛[無患子目衛矛科植物]

西南衛矛[無患子目衛矛科植物]
西南衛矛[無患子目衛矛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南衛矛(學名:Euonymus hamiltonianus)為衛矛科衛矛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陝西、廣東、湖北、安徽、廣西、福建、甘肅、浙江、湖南、四川、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300米至2,00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地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西南衛矛西南衛矛

小喬木,高5-6米;枝條無栓翅,但小枝的棱上有時有4條極窄木栓棱,與栓翅衛矛E. phellomanus Loes.極相近,但本種葉較大,卵狀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長7-12厘米,寬7厘米,葉柄也較粗長,長可達5厘米。蒴果較大,直徑1-1.5厘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西南衛矛西南衛矛

本種葉形多變,以橢圓形、葉基寬圓者為最典型。

生長環境

一般生長於20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在中國河南女常零星散生於海1000米以下的山坡及山谷落葉闊葉林中。而在太行山區則未見到。西南衛矛多分布於封閉、陰濕的溝谷底部及河溪沿岸,常生長於亂石堆中。主要伴生喬木有五角楓、泡花樹、建始槭、千金榆、臭檀等;伴生灌木有接骨木、下江忍冬、溲疏、刺五加、胡頹子等,伴生草本有蕁麻、鬼燈檠、野菊花、透莖冷水花、堇菜等,層間植物比較發達,有三葉木通、山藥、五味子山葡萄等。

西南衛矛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在分布區,多散生於溝谷及山坡下部較陰濕及封閉的環境中。但也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在中國豫西山區冬季-20℃的低溫下能安全越冬,在中國鄭州黃河灘區冬季-18℃的極端低溫下,幼苗及新梢均不受凍害。中等喜光樹種,大樹在全光照下,側方遮蔭條件下均生長良好;幼苗較耐蔭,在遮蔭條件下生長旺盛,枝葉繁茂,而在全光下,則葉片捲曲變厚、變小,高生長明顯受抑制。喜深厚、肥沃、濕潤的酸性、微酸性及中性土,但從引種實踐可以看出,該樹種對土壤條件適應幅度極寬,在中國河南省的黃棕壤、黃褐土、潮土、砂姜黑土、風沙土及輕度鹽鹼土等主要土壤類型上均能很好生長。對土壤水分要求較嚴,在乾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長受阻。

分布範圍

西南衛矛西南衛矛

產於甘肅、陝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一般生長於20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分布南至印度。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繁殖方法

西南衛矛可以採用播種、扦插和嫁接等方法繁殖。

播種

採種與種子處理:選擇20年生以上,光照充足,無病蟲害,結果樹為採種母樹。當果實有部分開裂露出粉紅色假種皮時,表明種子已充分成熟,應及時採種。採得的鮮果攤開晾乾,使果皮開裂,敲打揉搓脫出種子。經過風選和篩選除去果殼等雜物,得到帶有假種皮的種子。西南衛矛的假種皮富含油脂,貯藏期間易招致蟲害或滋生黴菌而使種子腐爛,故可將種子置水中浸漚2天,或直接放草木灰水中搓揉,去除假種皮,置陰涼通風處晾乾,直播或室外挖坑混沙沙藏過冬。鮮果出種率32%,種子千粒重23.6克,每千克有純淨種子42萬粒。

整地:選擇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充足水源的地塊作育苗地。冬前要深耕不耙,開春頂凌旋耕細耙,施足底肥。作成高床,床面寬50-60厘米,床高20厘米,床溝30厘米左右,床面土壤細碎,整平,每畝用20-30千克硫酸亞鐵均勻撒於床面對土壤消毒。

條播:行距20-25厘米一壟雙行,開溝深約2厘米,播後覆11.5厘米細土,然後蓋草或覆地膜。出苗前經常保持床面土壤濕潤。還可以採用早春2月在日光溫室內平畦育苗,至4-5月苗木高達10-15厘米時,移入大田進行培養,效果也很好。該方法幼苗期集中管理,省時省工,幼苗移植成活率高,返苗快,大田圃地苗密度均勻,生長一致,苗木質量好,規格高,值得推廣。

扦插

西南衛矛在中國河南種源稀少,可以嘗試用嫩枝扦插育苗效果也很好。選取2-3年生幼樹上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剪成8-10厘米長,粗度0.5厘米以上,去掉稍端幼嫩部分,每插穗要求2節以上,保留上部2片葉子,每片葉子再剪留1/2。插穗剪好後,每50根扎1捆,下端放入100毫克/千克濃度的ABT生根粉1號或6號溶液中浸泡0.5-1小時,隨即扦插。扦插密度5厘米×5厘米。扦插基質用消過毒的粗河沙,扦床配備自動間歇式噴霧裝置。20-30天插穗可形成愈傷組織,40天以後開始生根。打插成活率可至80%以上,插穗生根成活後可移入大田培養。

嫁接

嫁接育苗也是解決種源不足的一種辦法。砧木選用1-2年生絲棉木,芽接,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親和力強,癒合好,成活率高。芽接的1年生留床平茬苗,當年高度可達1.5-1.8米。最高可達2.2米。地徑可達3.2厘米;3年生嫁接苗胸徑可達4.5厘米,高度可達4米。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播種25-30天后,苗木開始發芽出土。基本出齊苗時,可逐漸揭去蓋草或地膜。西南衛矛抗性較強,山區野生林分或人工栽培植株至今未發現什麼明顯病蟲害,故苗期管理主要是鬆土除草和澆水施肥,只要水肥跟上,可連續生長,直到9月底10月初高生長仍不停止。1年生苗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應搭棚遮蔭,透光率50%左右即可,立秋前後應及時拆除蔭棚。[2]

栽植撫育:一般於春季2-3月移植,1-2年生幼苗可裸根移栽,極易成活;大苗或大樹移植需帶土球進行。西南衛矛喜陰濕環境,配置時應避開高燥之地,在有側方遮蔭、土壤濕潤、肥沃環境下,更能發揮其景觀效果。

主要價值

園林栽培,用於觀賞及綠化。

藥理作用

【性味】甘;微苦;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主風寒濕痹;腰痛;跌打損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痔瘡;漆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變型

毛脈西南衛矛(變型)

與原變型的區別為葉背脈上有毛,葉片常多橢圓闊披針形,但也有寬葉的,因毛被與葉形的變異均不甚穩定,只能視為變型。

產地與原變型同。模式標本采自四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