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學《格薩爾》研究院

西北民族大學《格薩爾》研究院,在全國民族院校中唯一一家以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建制級別最高的研究機構。我院自1995年開始招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格薩爾學方向)碩士研究生,2004年具有“歷史文獻學”(格薩爾學方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格薩爾學方向)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至2010年,我院“格薩爾學”研究連續三屆被評為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培養了十餘屆藏、蒙、土、漢等民族格薩爾學高級人才,除了《格薩爾學》和《史詩學》,他們還通過了《民族學》、《語言學》、《藏漢翻譯實踐》等專業課程的高級培訓。即便是畢業後不搞格薩爾學,也能夠勝任黨和國家安排的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工作。
研究院立足於我國西部,除了藏族《格薩爾》,還廣泛研究西北、西南地區的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撒拉族、普米族、白族、納西族、僳僳族等民族傳《格薩爾》,積極挖掘各相關民族的《格薩爾》文化資源,以“格薩爾學”研究和與《格薩爾》有關的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文獻學研究兩大方向為重點突破口,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擬突破《格薩爾》宗教、民族、生態文化研究,為建立我國和諧社會、為少數民族地區樹立科學發展觀而努力,而奮鬥!
我院於1992年主辦全國《格薩爾》“八五”規劃工作會議;1996年主辦了“第四屆國際格薩(斯)爾學術研討會”,2004年主辦了聯合國參與項目——“格薩爾千周年紀念大會”,2006年主辦了“第六屆國際格薩(斯)爾學術研討會”。期間,阿沛副委員長關心《格薩爾文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親臨聽取報告,國家教育部夏珠司長親臨指導工作,國家民委吳仕民副主任親臨指導工作,甘肅省委韓忠信副書記親臨指導工作。
研究院實行橫向聯合,以《格薩爾文庫》為中心,吸收了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西北民族研究所、圖書館、博物館等有關教學、科研單位的人力、資料資源,並通過開放性的管理機制運作,吸納多方面的人才,現有專職科研人員9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2人,助理研究員1人),校內兼職人員 8人,校外客座專家 6人。研究院同仁從基地抓起,到基層調查,加強精品意識,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培養多民族格薩爾學高級人才,為實現“格薩爾學研究基地”,西北民族大學格薩爾研究院已在全國範圍內形成重要影響,被國際藏學界稱為“格薩爾研究中心”(Gesar Research Centre)。
研究院自建立以來,積極探索管理體制與科研方法創新,在管理上,推行開放的、流動的、專職與外聘相結合的科研人員管理措施,為資源最佳化、科學發展創作條件。在研究中,以編纂《格薩爾文庫》(精選規範、國際音標記音、翻譯註釋、版本說明)為基礎,積極承擔省部級、國家級課題、項目,全面建設格薩爾學。
《格薩爾》研究院辦院方略:研究與搶救蒐集相結合;研究與整理翻譯相結合;研究與學術活動相結合;研究與培養人才相結合;研究與學科建設相結合;研究與建立《格薩爾》文化基地相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