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裳町

1889年:襟裳岬燈塔啟用。 1959年1月1日:改制為幌泉。 1970年10月1日:改名為えりも町,漢字名稱為襟裳町。

簡介

襟裳町位於日本北海道日高支廳東南部,臨太平洋,位於日高山脈的最南端,也是北海道主體部分的最南端襟裳岬為於此。由於兩面臨海,常有強風,每年有290天以上的風速超過每秒10米,因此也成為北海道第一個設定民營風力發電所的地方。
由於日高山脈延伸至海岸旁,日本336號國道的襟裳町至十勝支廳廣尾町的路段,位於日高山脈和太平洋之間的懸崖側,也常因氣候的緣故發生落石坍方,造成道路中斷;為了建設及維持此段道路政府投入了大量金錢,因此被稱為“黃金道路”。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enrumu”,意思為突出的地方。

歷史

1669年:松前藩的藩士蠣崎藏人在此地設定交易場所。
1880年:設定戶長役場。
1889年:襟裳岬燈塔啟用。
1906年4月1日:幌泉村、近呼村、笛舞村、歌別村、油駒村、歌露村、小越村、庶野村、猿留村合併為幌泉村,並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1959年1月1日:改制為幌泉。
1970年10月1日:改名為えりも町,漢字名稱為襟裳町。

產業

以漁業為主,主要魚獲包括昆布鮭魚海膽

交通

鐵路

無鐵路通過轄區,距離最近的車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日高本線樣似車站

巴士

JR北海道巴士
日勝線
高速襟裳觀光景點

教育

大學設施

北海道大學理學研究科地震火山觀測研究中心

高等學校

道立北海道襟裳高等學校中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