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區張灣潘台國小

襄州區張灣潘台國小

襄州區張灣潘台國小是一個瀰漫著書香、充盈著智慧的成長環境,一定是師生心馳神往的理想境界。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襄州區張灣潘台國小襄州區張灣潘台國小

青燈有味,其味無邊,讀書之樂,其樂無窮。我們堅信:一個瀰漫著書香、充盈著智慧的成長環境,一定是師生心馳神往的理想境界。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百花園”建設工程中,我校以打造書香校園為突破口,致力營造“書香充盈、芳華灼灼”的書香氛圍,以“讓師生聞到書的香味,品到書的滋味,感到書的韻味,對書終身“回味”為目標,有效創設書香校園氛圍,開設經典誦讀課程,組織全校師生誦讀經典,走近名著,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以深厚的內涵,活潑的形式,獨特的魅力,春雨般無聲地滋潤著師生心靈。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普遍歡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讀書氛圍

優秀的學校文化可以造就優秀的學生,優秀的學生必然會積澱更深厚的學校文化精神。因此,最佳化閱讀環境,讓生活瀰漫書香氣息是我們的追求。

景點體現書香雅致韻味

學校布置了經典誦讀牆,以“翰墨流香”為主題,展示了《憫農》、《塞下曲》、《贈汪倫》、《登鸛雀樓》、《江雪》等圖文並茂的愛國詩篇、經典名句,讓學生們在《憫農》中知道珍惜感恩;在《塞下曲》中知道胸懷壯志;在《贈汪倫》中感悟友情可貴;在《登鸛雀樓》中體會超越的價值;在《江雪》中明白潔身自好。在花壇里,配掛了以各種樹木為主題的名言佳句。在教學樓的走廊里、牆壁上,懸掛著學生的詩詞、書畫作品、老師的教育格言。可謂是“一牆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蘊教育”。

創設良好班級書香氛圍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能時刻浸潤在書香當中,每個班級想方設法創設濃厚的班級讀書氛圍,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班級陣地建設。教室牆壁上隨處可見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對聯、諺語;教室“學習園地”常有圖文並茂的漫畫、插圖、詩歌、習作;各班的黑板報上,開闢了“書苑飄香,經典誦讀”的欄目,有“新書介紹”“教你一招”“優秀讀後感”等。這些名言警句猶如無聲的老師,有的揭示閱讀的意義,有的闡述讀書的方法……讓學生浸潤在了濃濃的經典氛圍之中,耳濡目染,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圖書體現開放流通功能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為進一步擴大師生閱讀覆蓋面,實現好書共享,我們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多方聯動,建立圖書分館。2008年9月,我校以“建高品位書香校園,創大閱讀特色學校”為龍頭理念,積極與襄樊市少兒圖書館攜手,在我校建立了“襄樊市少兒圖書館潘台國小分館”,增加各類圖書5000冊,為師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二是好書共享,實行圖書漂流。為促使更多的書“活”起來,提高圖書使用率,在各位教師的帶動下,學生們紛紛將自己喜愛的書籍帶到學校,進行圖書漂流。如今,各班的圖書角藏書可謂琳琅滿目、涉獵廣泛,有科普知識,有小說評書,有歷史故事,有文學評論,有人物傳記,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擴大了師生閱讀面和閱讀量。班級里已形成了好書先讀為快的讀書氛圍,大家暢遊書海,共同分享著書籍的美妙,感受著讀書的樂趣。課間、午休的時候,這裡便是孩子讀書的樂園,他們有的端坐在書桌旁,有的三五成群一起看著自己喜歡的書籍,真正成為了學生的樂園和校園環境建設的亮點之一。

誦讀活動

經典誦讀是書香校園活動最重要的部分。為使學生在其一生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誦讀最有智慧最有價值的文化經典,為其人生打下有人格、有內涵的底色,學校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

納入課程計畫

學校嚴格控制作業量,強化午間閱讀效能,措施落實,排出各班午間閱讀教師值班表,在學生閱讀時間,教師進教室陪同讀書,巡視指導,做到專時專用。每周還開設一堂課外閱讀指導課,由語文教師有計畫、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同時,扎紮實實地實施了“五名工程”。各班在班級前方黑板的左下角辟出了一塊作為“‘五名’園地”來進行名詩、名篇、名著、名曲、名歌的推薦,由學生負責每周進行更換。引導全體學生吟名詩、讀名篇、看名著、賞名曲、唱名歌,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傳承民族精華,爭當文明少年”。

激發閱讀熱情

為了讓學生能在濃郁的校園文化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感受經典詩文的魅力,受到潛移默化的性情薰陶和感染,我們採取了“聽”(聽廣播、聽錄音)、“看”(看宣傳欄上古詩文佳作)、“讀”(自由誦讀古詩文)、“抄”(讓學生做詩文卡、辦手抄報、制詩文集)、“講”(講誦讀詩文的感受、心得和體會)這五條途徑,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經典誦讀的熱情。

以這五條途徑為主渠道,我們開展了以下系列活動:讀書交流活動;“大閱讀”知識競賽;各種讀書徵文活動;古詩文誦讀活動等。學校教學、少先隊兩線形成合力,營造了濃濃的古詩文誦讀氛圍,學生在唐詩宋詞的誦讀中獲得了中華古典文化的滋養。

拓寬閱讀渠道

(1)與特色辦學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秉持“科學與人文並重,經典與時尚同行”理念,在營造人文校園方面,我們堅持以古詩文誦讀為抓手,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為目的,定期(每學期一次)開展賽詩會。為了配合古詩文誦讀的宣傳和氛圍營造,我校的校園廣播站、校報、櫥窗、班級板報都開闢了古詩文欣賞專欄,在走廊懸掛經典名句,讓走進校園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獨特而濃郁的傳統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2)堅持與教育科研相結合:為了增強書香校園的創建效果,我們以“讓師生在書香校園中幸福成長”為研究課題,積極開展探究活動,力求探索書香校園的特色經驗。

(3)堅持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我校把誦讀古詩文作為讓學生明理導行的重要手段,融親情、友情、愛國情於古詩文誦讀中,為學生精神補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鞏固閱讀成效

為了讓學生對中華經典詩文的學習能得到深化和鞏固,形成全校誦讀詩文熱潮的持續和長效。我們還推行了三大舉措來促進誦讀活動的深化鞏固。其一,班級建立古詩文背誦個人檔案。每生一張檔案卡,用於記錄學生已背過的古詩文題目和背誦時間、熟練程度等。其二,學校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對各班級的詩文誦讀活動情況予以督促、評估,並將檢查結果記入班級評估,與教師年終考核掛鈎。 其三,成立古詩文誦讀領導小組,定期召開研討會或座談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及時總結誦讀活動好的做法,並在全校進行推廣。

閱讀活動

中華經典美,字字響噹噹。為了讓學生更愛讀書,在各班開展活動的基礎上,學校牽頭組織了多次校級創意讀書活動,既檢查了課外閱讀的實施情況,又讓學生品嘗到了書的“美味”,更提高了學生持續閱讀的興趣。

1、創意配詩文活動。幾年來,“誦讀中華經典,積澱民族文化底蘊”作為我校的特色,已滲透到各個學科,滲透到各項活動中。為了加深對經典詩文的理解,我們發動學生自主設計形式、花樣,自選內容為校園內花草樹木、景點配掛了相應的詩文佳句。體育課上、課間活動時,低年級的孩子們誦著詩歌玩著“編花籃”“丟手絹”的遊戲,玩興正濃;美術課上,學生們誦讀著古詩,想像著古詩的意境,為一首首古詩配上圖畫,趣味盎然;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學校圍繞詩歌、詩人開展各類探究活動;音樂課上,老師們給古詩配上曲調,孩子們唱了起來,舞了起來……

2、七彩競輝書香行。我們設定了七彩特色獎章,把誦讀經典與少先隊爭章活動結合起來。低年級誦讀古詩文40首、中年級誦讀古詩文60首、高年級誦讀古詩文80首就可以獲得相應年級段的誦讀章。學生誦讀得越多,誦讀獎章的級別越高。同時,我們要求各中隊把“爭章達標”活動與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和“優秀隊員”結合起來,真正把經典誦讀和學校德育工作有效整合起來,實踐了古人所說的“童蒙養正”的理念。

3、親子共讀書香飄萬家。我們印發了《打造書香校園行動告家長書》,進行宣傳發動。同時,向家長推薦國小生必讀書目,引導孩子購買優秀書籍;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閱讀課外書,設立孩子課外閱讀記錄卡和親子共讀記錄卡,讓家長在卡上籤名,和老師經常溝通交流。如今,在孩子的帶動下,書香家庭也日益增多了。

誦讀領域

“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而且還是常流水。”在資訊時代,為人師表的教師們如何做到時時有一桶水呢?答案就是:讀書。根據“書香校園”這一主題,我們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拓展經典誦讀領域,讓廣大師生在活動中體驗了讀書的快樂,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教師方面

(1)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教學專著,強教學實踐;讀教育學,悟學生心理;讀報紙雜誌,解世事風情。學校通過教師自主閱讀和定期舉辦閱讀心得交流會、演講賽等形式激發教師持久的閱讀興趣,引發可持續的思考,從而形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2)鼓勵教師通過網際網路學習。近幾年來,我們在接收國家、省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又將遠程教室和多媒體教室的電腦接入了網際網路,為教師們的閱讀和學習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學生方面

①舉行“大閱讀”知識競賽。我們結合學校原有的“大閱讀”研究課題,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課外閱讀知識競賽,有效激發了廣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②積極參加各種讀書徵文活動。我們組織學生利用暑假等時間積極開展各種讀書徵文活動,如省、市文化局、市圖書館舉辦的“我和奧運”學生現場美文大賽等,將購書、讀書、寫作緊密結合,提高了課外閱讀的深度和有效性。我校先後有139名學生在各種寫作、知識競賽中獲獎,這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步入了閱讀的良性循環。

③舉行了古詩文誦讀的系列活動。圍繞古詩文誦讀,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從期初的古詩文專題黑板報評比、古詩文小報評比,至學期末的古詩文誦讀競賽,“詩配畫”評比,誦讀小明星評比等,學校教學、少先隊兩線形成合力,營造了濃濃的古詩文誦讀氛圍,學生在唐詩宋詞的誦讀中獲得了中華古典文化的滋養。今春,我校師生動手設計並主辦的校報《書香苑》,在全區舉辦的校報競賽中榮獲第一名。

④舉辦“讀書節”、“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在去年10月份,我校舉辦了第三屆文化節。本次文化節有經典誦讀展示、書畫比賽、才藝展示、參觀特色班級等四大主題活動,節目豐富多彩,寓意深遠。文化節上,潘台5組的學生莊曉彤演奏了在香港鋼琴大賽中獲獎的曲目《眼淚》,並與五(1)班的康笑寒同學攜手表演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贏得喝彩陣陣,六(2)班的潘麗娟同學揮毫潑墨,筆走龍鳳,展示了千古經典《滿江紅》,讓師生驚嘆不已。特色班級三(2)班、五(2)班表演的課本情景劇《灰姑娘》、《小紅帽》,讓人回味無窮。這次比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盡情施展才能的舞台,讓美滲透進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從經典中汲取到人格的力量,奮發的精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碩果纍纍

我校自創建書香校園以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學生人人學會吟詠經典詩文,培養了孩子們學習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文化精髓的興趣。

——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有明顯的提高,豐富了辭彙,拓展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兩年來,有78篇學生作文在市區徵文競賽中獲獎,齊家歡、劉夢青等26名學生的作文在報刊雜誌上發表。

——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通過讀屈原的《離騷》、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陸游的《示兒》、文天祥的《正氣歌》等等,無不給學生以精神上的滋養、激勵、慰藉和啟示。學生在誦讀中能潛移默化地受到性情的陶冶。

——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參與學習的興趣與成功的喜悅,最佳化了孩子們的心理素質。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而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活動則成了孩子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在這些強調全員參與,不設門檻的活動中,不論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都一樣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展示了自我的風采。

2010年12月,我校作為襄州區接受全市“五園工程示範學校”迎檢的最後一所學校,從藝術體操、校園集體舞、特色展示、書香行四個方面展示了該校近年來創建書香校園的成果,受到了檢查團領導的一致肯定。在藝術體操中展示了學生身正品高的風采,在校園舞中展示了學生活潑樂觀的風貌,在特色舞中展示了學生多才多藝的素質,在書香行中的《誡子書》誦讀及《遊子吟》吟唱,展示了學生豐厚紮實的文學素養,整個展演流程大氣、豐富、高潮迭起,精彩紛呈,贏得了檢查團一陣陣的掌聲,再次展示了張灣潘台國小的素質教育成果,展示了襄州區教育改革成效,為全區的五園建設添畫了亮麗的一筆。

書香不是花色,一眼灼人,卻如梅花,暗香浮動。漫步在潘台校園,你不僅會聞到春天般芬芳的花香,還會聞到充盈整個校園的馥郁書香。放眼望去,你不僅能看到滿目的絢麗,更會看到樹下、路旁,一個個沉靜在書中的背影。我們深知,是誦讀滋養了我校師生的底氣,是讀書給予了我們靈氣。讓書香薰染每個學生,實踐“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和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是我們不變的追求,為此我們將在實施素質教育“百花園”的工程中,為著打造全體師生的詩意人生而不懈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