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黃木耳

褐黃木耳是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les)、木耳屬(Auricularia)真菌,夏季成群生長於法國梧桐等闊葉樹腐木上,分布於中國雲南、西藏、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台灣、湖北、福建等地。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學名:褐黃木耳
拉丁學名:Auricularia fuslosuccinea (Mont.) Fari.
中文別名:褐琥珀木耳、琥珀木耳、紫耳水耳(雲南)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屬

特徵

形態特徵:子實體一般較小, 平伏耳片狀,膠質至角質,直徑4-5cm,最大可達12cm,厚0.5-0.8cm,暗褐色,紅褐色,琥珀褐色,有的粉色,薄而透明。背面被絨毛,污白色至淡黃褐色,毛長64-200μm×4-7.1μm。菌絲有鎖狀聯合,擔子具三橫隔和四小梗,近圓柱形,30-60μm×4-6μm,小梗長11-15μm×1-2μm。孢子近長方橢圓形,彎曲近腎形,9-14(15.3) μm×4-5μm。
生態習性:夏季成群生長於法國梧桐等闊葉樹腐木上。
分布地區:雲南、西藏、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台灣、湖北、福建等我國亞熱帶。
經濟用途:可食用,但適口性比木耳稍差。此種分布南方各地區,可收集利用。目前已大量人工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