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頭鵐

褐頭鵐

褐頭鵐(學名:Emberiza bruniceps)是雀形目雀科的鳥類,俗名紅頭雀。是體型略大的偏黃色鵐。頭上無條紋。成年雄鳥清楚易識,頭及胸栗色而與頸圈及腹部的艷黃色成對比。部分雄鳥有較少的紅色。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棲於有灌叢或矮樹的開闊乾旱平原。食物以植物性為主,其中以各種穀物最多,也有草子和野生植物種子,而幼雛多食昆蟲和昆蟲幼蟲。主要分布於俄羅斯,伊朗,阿富汗,印度和中國等地。。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雄鳥:夏羽:頭、喉及上胸黃栗色,頭頂黃色較著;背及肩呈橄欖黃色,並具黑褐色羽乾紋,腰和尾上覆羽純金黃色;小翼羽暗褐,具灰黃色窄緣;翅和尾黑褐色,羽緣近白色,外側一對尾羽較淡並具一稍淡色的楔狀斑;頸側及下體均呈金黃色;腋羽、翼下覆羽和翼緣均為黃色。
雌鳥:夏羽:和雄鳥相比,羽毛黃色成份很少。上體灰褐色,各羽均具發黑的軸紋,頭和背相同;後頸純色,下背和腰灰褐色,後者次端沾黃色,翼、尾和雄鳥相似,眼先、眼周灰白色,耳羽淡褐色,頰和下體灰黃色或沙灰色,微沾黃色。
冬羽:與夏羽不同在於較沙褐色,特別是喉和胸部沙褐色尤著。
幼鳥:羽色和雌鳥相似,但較染棕色,上體色近純,僅在背部有半掩的黑色條紋,耳羽或頰淡棕褐色,翼覆羽和次級飛羽同色,均棕褐色,下體淡灰黃色,下喉、胸和體側淡沙棕色,兩脅微沾黃色。
虹膜褐色;嘴淺灰褐色,上嘴和嘴尖褐;腳紅褐色。

分布範圍

褐頭鵐分布圖(圖2)
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地方性常見,繁殖於阿爾泰山、天山及新疆極西部。漂鳥至中國北京及香港。

生活習性

生活於開闊地區的草原、半荒漠的灌叢和草叢中、也在真正沙漠中的小綠洲和山區荒地,常落在多水的人造景觀中和住宅附近的樹上。它一般在海拔1000m左右高處,很少到高山上。褐頭鴉尚馴順,不大怯疑。除生殖期成對生活外,多結群活動,而大群可達50 只。在樹上和草上,也在地面覓食。食物以植物性為主,其中以各種穀物最多,也有草子和野生植物種子,而幼雛多食昆蟲和昆蟲幼蟲。

生長繁殖

每窩產4—5枚,卵呈淡綠色,具暗褐色斑點,大小平均為20.7mm×15mm。幼鳥離巢後開始成小群,逐漸形成大群活動,很快便向南遷徙,在9月初遷走。

經濟意義

褐頭鵐幼鳥吃昆蟲,但成鳥終年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剖胃分析,經常見到大量的穀物和種子,在結群遊蕩時,可見到50隻左右個體組成的大群活動于田間吃食穀物,因此,此鵐對農業有些害處。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