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水海軍

褐水海軍

褐水海軍是在最靠近陸地約200海里以內的海域,由於海水中混雜了泥土而呈現黃褐色,被國際海洋界冠以“黃水”或“褐水”的俗稱。”。“褐水海軍”和“綠水海軍”是指以主要在“褐水”和“綠水”等靠近海岸的大陸架海域活動、依靠大陸基地支持的海軍力量,主要任務是保衛本國海岸線安全,因此又被稱為“沿岸防禦型海軍”和“近海防禦型海軍”,“褐水海軍”和“綠水海軍”裝備以陸基武器和輕型艦船為主。

(圖)褐水海軍--中國現代高科技海軍褐水海軍--中國現代高科技海軍

基本簡介

(圖)外界認為中國海軍不具備綠水海軍水平外界認為中國海軍不具備綠水海軍水平

海軍的作戰類型用海洋地理學進行區分,通常可細分為:內河海軍、褐水海軍、綠水海軍和藍水海軍四種類型,後三種類型的海軍是現代海軍的主體。

在最靠近陸地約200海里以內的海域,由於海水中混雜了泥土而呈現黃褐色,被國際海洋界冠以“黃水”或“褐水”的俗稱。從褐水區域的終點延伸至數百海里以上的區域,海水較“褐水”純淨,而被定義為“綠水”。“褐水海軍”和“綠水海軍”是指以主要在“褐水”和“綠水”等靠近海岸的大陸架海域活動、依靠大陸基地支持的海軍力量,主要任務是保衛本國海岸線安全,因此又被稱為“沿岸防禦型海軍”和“近海防禦型海軍”,“褐水海軍”和“綠水海軍”裝備以陸基武器和輕型艦船為主。

綠水區域以外的深海區域,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專屬經濟區和毗連區,海水相對“褐水”和“綠水”較純淨,受陸地雜質影響少,海水基本呈藍色或藍黑色,因此被稱為“藍水”。以藍水海域為戰略重點的國家海軍力量是“藍水海軍”。藍水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本國的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與威脅本國海洋安全的敵對勢力在外海較獨立地完成作戰任務。藍水海軍具有兵力投送的性質,可全球部署,規模龐大,自給能力較強,裝備以大型水面艦艇為主,一般都擁有可實施水面、水下、空中立體火力打擊和兵力投送能力的航母艦艇編隊。

類型

分類海軍的作戰類型用海洋地理學進行區分,通常可細分為:內河海軍、褐水海軍、綠水海軍和藍水海軍四種類型,後三種類型的海軍是現代海軍的主體。

中國

(圖)中國海軍中國海軍

中國與外部海洋世界主要通過3條海上通道相連,它們分別位於馬六甲海峽、宮古水道和大隅海峽。其中,大隅海峽溝通中國與日本、加拿大和美國;宮古水道溝通中國與紐西蘭、澳大利亞、南美;馬六甲海峽則連線中國與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

2009年4月,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上將就中國將研製大型水面艦隻等新一代武器發表了談話:中國將努力打造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藍水海軍”,中國海軍將努力提高遠海機動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研製大型水面戰鬥艦艇、水下自持力和隱身性能好的新型潛艇、超音速巡航作戰飛機、精確化突防能力強的遠射程飛彈、大深度高速智慧型魚雷、通用性兼容性好的電子戰裝備等新一代武器裝備。

2009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周年。官方將在青島舉行1949年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並已邀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30多個國家的海軍艦艇參加“觀艦式”。

海上閱兵將向世界顯示,中國海軍經過60年的建設,已經成為由五大兵種組成的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海軍五大兵種已經完成了由半機械化向機械化的轉變,正逐步完成全信息化的軍種。(海軍五大兵種是指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陸戰隊、岸防部隊航空兵部隊)。

在水面艦艇方面,中國三大艦隊已擁有數十支驅護艦支隊、快艇支隊、登入艦支隊和作戰支援艦支隊。三級以上戰鬥艦艇達數百艘,噸位是上世紀80年代的5倍以上,艦艇綜合作戰能力明顯增強。目前中國海軍已經擁有了與美國海軍幾乎平行的技術水準的“宙斯盾”“系列驅逐艦;已在“飛彈護衛艦”052級上開始發展,052A滿載排水量已在5500噸至6000噸。新建的052B,C級其噸位還要大,緊隨其後的052D級最新的“多用途驅逐艦”,其滿載排水將超過10000噸。尤其是,在核潛艇建設中,中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飛彈戰略核潛艇已進入世界三強,“二十年磨一劍”的093/094,已讓西方世界感嘆不已,而據美國防部最新情報稱:對於中共建造潛艇能力感到太驚訝,並指出中國目前已建造兩型核動力潛艇,預計於次年部署。該情報也提到的094型及093型潛艇現在情形,對於另外未提型號的新型潛艇,自然有別於 094型及093型潛艇了。所以至今美方尚未能認清是何種型式的潛艇,僅知這是一種新型潛艇。可以肯定的是,中共除了094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艇之外,至少尚有一種新型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艇。

(圖)中國海軍戰艦鯊魚號中國海軍戰艦鯊魚號

靠近陸地約200海里以內的海域,由於海水中混雜了泥土而呈現黃褐色,被國際海洋界冠以“黃水”或“褐水”的俗稱。從褐水區域的終點延伸至數百海里以上的區域,海水較“褐水”純淨,而被定義為“綠水”。“褐水海軍”和“綠水海軍”是指主要在靠近海岸的大陸架海域活動、依靠大陸基地支持的海軍力量,主要任務是保衛本國海岸線安全,因此又被稱為“沿岸防禦型海軍”和“近海防禦型海軍”。“褐水海軍”和“綠水海軍”的裝備,以陸基武器和輕型艦船為主。

綠水以外的深海區域,海水相對“褐水”和“綠水”更純淨,受陸地雜質影響少,基本呈藍色或藍黑色,因此被稱為“藍水”。以藍水海域為戰略重點的國家海軍力量被稱為“藍水海軍”。藍水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本國的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防止敵對勢力威脅本國海洋安全,在外海較獨立地完成作戰任務。

藍水海軍具有兵力投送的性質,可全球部署,規模龐大,自給能力較強,裝備以大型水面艦艇為主,一般都擁有可實施水面、水下、空中立體火力打擊,以及兵力投送能力的航母編隊。按照這個標準,目前真正稱得上藍水海軍的,只有美國一家。蘇聯在冷戰時已經快達到“藍水海軍”的水平了,但由於其艦隊配備不合理,沒有大型航母,無法在遠洋為艦隊提供制空權。蘇聯艦隊是具有“遠洋巡航能力”但無真正“遠洋作戰能力”的海軍。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實力大減,更稱不上是藍水海軍了。同樣,英法等傳統海軍強國也沒有大型航母,無法在遠洋取得制空權,而且在情報支援和後勤補給方面也困難多多,離“藍水海軍”還有相當距離。

發展歷程

(圖)中國海軍戰艦中國海軍戰艦

美國手段
除了從戰略研究上重視中國的海軍發展之外,美國海軍已經在實質上開始考慮如何與邁進藍水的中國海軍相處。美國海軍專家認為,這種相處必須是採取遏制和防範為主要戰略,並且輔助以必要的接觸和情報交流。

2005年1月份,隨著美國海軍“休斯頓”號戰術核潛艇即將駛入關島基地,美國在關島基地啟動新的防衛計畫。這個計畫包括在關島基地長期部署的攻擊型核潛艇數量從現在的3艘,提高到10艘左右。同時,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進駐關島,也只是時間問題。關島有安德森空軍基地的大型跑道,駐紮有B52轟炸機編隊,直接控制中國進入西太平洋的第二島鏈。同時關島靠近北馬里亞納群島轟炸機靶場,該靶場是206公頃的小島,位於塞班島以北大約45千米處,是軍方在西太平洋唯一的實彈訓練地點。由於目前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只有一艘航空母艦駐紮在日本,因此美軍認為:由於中國軍方正在大力發展打擊航母的武裝技術,而一艘航母不足以阻礙中國海軍進入藍水。而美國媒體甚至表示,中國考慮在未來建造一艘以上的航空母艦,“我們知道他們一直在研究航母,研究如何打擊航母,也研究如何造航母。”

曾任美國駐華武官,現為東亞安全事務顧問的埃里克·麥克華登把美軍這種部署的理由推向了極致,他在出席夏威夷海軍評估會議時表示,中國正在投資100億美元購買和更新潛艇,並採購裝備有現代化反艦巡航飛彈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中國正將其水面艦艇變成一支真正的現代化艦隊。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印度軍方在積極打造航母戰鬥群的同時,還在加強海上核打擊力量建設和對印度洋的監控,並裝備先進戰機和預警機,以提高聯合作戰能力,加速打造“藍水海軍”。

(圖)中國戰艦港口中國戰艦港口

印度海軍
通過威懾形成“力量均勢”
印度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大的專屬經濟區。進入21世紀後,印度加快了推進“印度洋控制戰略”步伐,在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方式增強其在印度洋影響力的同時,把海軍建設和發展作為實現“遠海殲敵”的重要途徑。主要包括:一是針對印度洋地區,具備絕對軍事優勢,要有能力戰勝對手;二是強調保持“威懾”能力,即通過威懾形成“力量均勢”,一旦爆發戰事,能夠有“遠海殲敵”能力。

多管齊下構建攻堅力量
印度實施的“三航母戰略”,主要依靠現役“維拉特”號航母、購買並改裝俄制航母以及自建一艘航母來實現。但“維拉特”號將在2010年左右退役,印度就此宣布將增加建造一艘國產航母,於2017年之前裝備海軍,以保證“三航母戰略”延續。

為適應建設“威懾”海軍的需要,印度將對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進行系統的現代化改造。印度在2006年已經開工自己建造“藍天衛士”,並計畫在2012年正式服役,而第三艘航母將在2010年開工建造,2017年進入海軍服役。屆時,印度將擁有3支航母戰鬥群,使其海軍作戰能力大大提升。據外刊報導,印並不滿足只是自行建造一艘航母,可能再決定自行建造兩艘,這意味其未來將可能擁有更大的航母戰鬥群。

(圖)現代社會落後戰艦現代社會落後戰艦

加強“三位一體”打擊力量
據悉,印度還加緊進行以核潛艇和潛射飛彈為核心的海上核力量建設。印海軍新學說就是強調要發展海基核力量,特別是戰略核潛艇和海基彈道飛彈。印度海軍曾透露其目前已提出實施一項為期22年的海軍現代化建設項目,準備投資600多億美元以全面升級其水面艦船、潛艇以及海軍飛機等。國際評論認為,在未來數年內,印度海軍將進入一個艦艇高升級和高淘汰的時代。據英《簡氏防務周刊》報導,印計畫在2012年前淘汰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主力戰艦,使遠洋戰艦跟近岸戰艦的比例達到6∶4,這將使印度海軍海上防線會在現有基礎上向外大大推進成為實力雄厚的遠洋艦隊。屆時,印海軍將有可能成為世界第6個擁有陸、海、空“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從而建成一支以“航母加核武”為特徵,既能全面控制印度洋又能走向太平洋的“藍水海軍”。

不斷增強遠程監控能力
外電新近有評論指出,近年來印度海軍力量在不斷加強艦艇裝備建設的同時,還積極加強對印度洋地區的監控和向海外拓展勢力。為此,印度海軍把對外採購艦載戰鬥機與預警機提上日程,以提升海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此外,為提高遠洋作戰和保障能力,印度還十分重視加強遠洋艦隊的支援基地建設。而印度海軍建設的重點則是在印度洋地區的“力量投放”上,為推行這一計畫,印度海軍還積極參與國際軍事合作,以進一步增強其參與力量,從而建設一支具有強大威懾力量的“藍水海軍”。

西方看待

(圖)中國海軍戰艦部分構造中國海軍戰艦部分構造

對於中國派艦隊護航索馬里,各方也對中國的“藍水海軍”給予了多種議論。“全球安全組織”在介紹解放軍海軍的一篇文章中說,“在西方看來,人民解放軍海軍或多或少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大陸型海軍”。

文章稱,中國人的海洋傳統基本上隨著15世紀“三寶艦隊”的消失而終結,共產黨半個世紀的統治未能扭轉中國以陸地為中心的安全戰略。大量的戰鬥機和配備反艦巡航飛彈的巡邏艇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近海防禦,但解放軍海軍最多只是一支“褐水”海軍,具備有限的“綠水”能力,至於“藍水”只能望洋興嘆了。

美國網站介紹“藍水海軍”時說,具備“藍水”能力的有美國、英國與法國:美國海軍可在30天內向全球任何地區同時部署6個航母戰鬥群,另有2個航母戰鬥群可隨時待命;英國皇家海軍可同時部署一支航母戰鬥群和一支兩棲戰鬥群;法國海軍具備部署一支航母戰鬥群的能力。文章稱,“具備一定藍水海軍能力的海軍有俄羅斯海軍、印度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

西方軍事學說認為,海軍從本質上是一個進攻性的兵種,沒有足夠的“藍水”活動空間,海軍難以發揮作用。當年清朝的北洋水師,擁有世界第四、亞洲第一艦隊鐵甲巨艦,但抱著死守海口的落後理念,最終打不過以藍水為目標的日本海軍。冷戰剛開始,美國就提出把中國圍堵在“島鏈”中的戰略構想。美國“環球戰略網”曾報導,因為“第一島鏈”的限制,中國潛艇遠洋訓練自2000年以來每年平均只有3.4次,2007年加強訓練的結果也不過6次,遠比不上美國一年上百次的遠洋巡邏次數。法新社也曾援引美國海軍情治單位的一份報告稱,在094“晉”級戰略核潛艇服役前,中國僅有的092“夏”級戰略核潛艇只能在中國近海活動,從來沒有進入大洋實戰值班。由於“夏”級搭載的“巨浪-1”潛射飛彈射程不過2000公里,再加上活動位置的限制,打擊範圍無法夠到美洲大陸,因此有西方觀察家甚至不承認中國有可靠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即便是有了射程8000公里的“巨浪-2”洲際飛彈,搭載它的“晉”級戰略核潛艇也必須挺進到第二島鏈以東的“藍水海域”,才能確保中國海基核力量的可靠打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