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氏防務周刊》

《簡氏防務周刊》

《簡史防務周刊》於1984年創刊,以報導軍事和安全事務為主。《簡氏防務周刊》由簡氏信息集團出版發行,該集團在美國、瑞士等地設有情報中心,提供的軍事資料來自各國政府和媒體公開信息。

基本信息

簡介

《簡氏防務周刊》 《簡氏防務周刊》

《簡氏防務周刊》是世界知名的軍事刊物,其內容經常被世界各地軍事評論專家所引用。雖然《簡氏防務周刊》 1984年才創刊,但現在已成為簡氏集團名氣最大的“旗艦”出版物。該周刊以報導軍事和安全事務為主,讀者主要是政府、軍方和工商界負責防務的決策者。雜誌編輯部只有15名編輯,其中3名在華盛頓、1名在曼谷,本部的11名編輯也分別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以及荷蘭等國家。與之相比,該刊撰稿人隊伍卻非常龐大,有近70名特約記者遍布全球各地。該雜誌發行量雖然只有2.5萬份,但定價較高,訂閱一年要近300英鎊。《簡氏防務周刊》創刊後不久,便以權威性的報導創出了自己的品牌。

背景

《簡氏防務周刊》 《簡氏防務周刊》

一提起簡氏,不少人就會自然而然地將之與《簡氏防務周刊》畫上等號,實際上簡氏指的是“簡氏信息集團”,著名的《簡氏防務周刊》只是該公司眾多出版物中的一種。

簡氏集團創辦人弗雷德里克·托馬斯·簡早在童年時,就顯示出聰敏的天資。他發明了一套複雜的信號指揮系統,後來居然被英國皇家海軍採用。他以上百艘戰艦的素描畫出版了影響深遠的《世界鐵甲艦》一書。1898年,《簡氏全球軍艦》(現名《簡氏軍艦》)第一版首發,並很快成為艦船資料和海軍情報的權威性指南。1909年,也就是在萊特兄弟剛剛進行首次試飛後5年,他就出版了《全球飛艇》,由此發展而來的《簡氏全球航空器》今天已成為世界航空業的“聖經”。簡不僅才智過人,而且非常善於自我推銷。他曾經抓獲過一名被疑為德國間諜的侍者,以至於後來還有很多人給他寫信揭發其他的“間諜”。他把這些信息經戰時辦公廳轉交給了不久後成立的英國軍情五處,從而和這家大名鼎鼎的情報部門也拉上了關係。

簡氏已成為一個龐大的信息集團公司,除了英國總部外,分支機構遍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新加坡等地。簡氏信息服務主要有三大塊:防務、安全和交通。防務是該公司的主打產品,《簡氏軍艦》已發行105版,《簡氏全球航空器》也發行了93版。它還出版6份國際性雜誌,包括著名的《簡氏防務周刊》和《簡氏國際防務評論》等。

信息來源

簡氏所有的信息全部來自“公開資料”,沒有做任何非法竊取機密檔案的行為,也不會去觸犯任何國家的法律。簡氏提供的軍事信息全部分析自各國政府和媒體公開信息,這是自創始人簡就開始的優良傳統,這是這種不接觸“機密”的做法保證了簡氏百年不倒,保持了不違反法律、沒有政治傾向的獨立品質。

影響力

《簡氏防務周刊》信息分析在西方媒體和政府中一直視為權威,其資料庫廣泛被各國政府和情治單位購買。

在中國,簡氏只能從某些軍事雜誌對外刊的引用中輾轉發現蹤影。即便如此,簡氏特別是《簡氏防務周刊》,在中國軍事愛好者中的影響也不小,原因之一是簡氏對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各種武器外觀和性能的報導相當詳細,不空洞。

披露中國空軍信息.

《簡氏防務周刊》 《簡氏防務周刊》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3年11月26日發表題為《志存高遠:中國的空中雄心》的文章,作者為克雷格·卡弗里。文章指出,過去15年中,中國國內航空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自2011年以來,有7種新機型進行了首飛,其中包括兩款第五代戰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實現戰機現代化和增加戰機數量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9個已知的軍用飛機生產項目。據信,2012年,這些項目為陸海空軍製造了148架飛機。

2011年以來受關注度最高的兩個項目是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的殲-20和瀋陽飛機公司的殲-31第五代戰鬥機。

對航空業和解放軍來說,更重要的里程碑可能是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的運-20戰略運輸機在2013年1月的首飛。與此同時,陝西飛機工業公司的運-9項目進一步證明中國對空運能力正在加強重視。隨著貴州航空工業公司的教練-9和洪都航空工業集團的教練-10教練機都進入量產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先進的噴氣式教練機機群現代化改造也正式開始。

戰鬥機仍是航空業的短期重點。在2013年中國已知的9個活躍生產項目中,有4個項目是為解放軍戰鬥機和轟炸機部隊製造飛機的,它們分別是轟-6K、殲轟-7A、殲-10A以及殲-11B。同樣,正在進行的5個研製項目殲-10B、殲-15、殲-16、殲-20和殲-31都是多用途戰鬥機機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