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葉耳蕨假尾孢

複葉耳蕨假尾孢

斑點生於葉的正背兩面,初期橢圓形至角狀,寬0.5-1.0 mm,以後逐漸延伸成長條形,分生孢子針形,短孢子呈倒棍棒形,淺青黃色,直立或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至近平截,3-11個隔膜,欠明顯,30.0-110.0×1.5-3.0μm。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複葉耳蕨假尾孢複葉耳蕨假尾孢
斑點生於葉的正背兩面,初期橢圓形至角狀,寬0.5-1.0mm,以後逐漸延伸成長條形,1.0-4.0mm×0.5-1.0mm,常多斑相互癒合,使整個葉片變成黃褐色,葉面斑點紅褐色,具黑褐色暈,葉背斑點淺褐色。子實體葉背生。菌絲體內生。子座氣孔下生,僅為少數青黃褐色球形細胞或球形,青黃褐色直徑10.0-30.0μm。分生孢子梗少數本從氣孔伸出或多本緊密簇生在子座上,淺青黃色至青黃色,色澤均勻,寬度規則,直立或彎曲,上部稍呈曲膝狀,不分枝,頂部圓錐形或圓錐形平截,隔膜不明顯,偶見1個隔膜,6.5-30.0×2.5-4.0μm。分生孢子針形,短孢子呈倒棍棒形,淺青黃色,直立或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至近平截,3-11個隔膜,欠明顯,30.0-110.0×1.5-3.0μm。

中國分布

複葉耳蕨屬Arachniodessp.:陝西西安(62750,主模式)。

世界分布

中國。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五)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五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