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煥星

裴煥星,字聚五,1881年出生,法庫縣柏家溝鎮柏家溝村人,1953年3月5日,裴煥星病逝,終年72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裴煥星,字聚五,1881年出生,法庫縣柏家溝鎮柏家溝村人。裴煥星在少年時期勤奮好學。1909年考中己酉科拔貢。1911年任法庫文科中學校學務監督。1913年代理法庫縣知事。1915年任輯安縣知事,後調任東豐縣知事。1925年調任遼陽縣知事。1927年任奉天省官地清丈局總辦。1929年任通化縣長。

生平

“九一八”事變後,裴煥星與高德隆邀集輯安等縣縣長、退役軍官和商會會長等,商討抗日救國大計,很快組建了抗日武裝隊伍。

1931年11月,張學良派東北救國會秘書黃宇宙來通化,會見裴煥星,商議組建武裝、給養供應及宣傳民眾等事宜。黃宇宙提出在通化成立遼寧民眾抗日自衛軍,並與遼南的抗日武裝聯合在一起,共同抗日。裴煥星聽後高興的說:“只要形成拳頭,才有股肱之力。”不久,為擴充抗日武裝力量,唐聚伍將遼寧的民眾抗日自衛軍改為東北民眾抗日自衛軍,成立了軍事委員會。裴煥星被選為軍事委員會委員。

1932年4月中旬,東北民眾抗日自衛軍英勇抗擊了進犯通化的日軍,使日軍大批傷亡,倉皇逃竄。抗日自衛軍乘勝追擊,又將日軍一個小分隊圍困在一座孤山上,敵人多次突圍未能得逞,遂派人求和。裴煥星與日本駐通化領事交涉後,達成日軍退出通化縣,保證不再發生軍事行動等四項協定。1932年8月25日,在通化成立遼寧省政府和民眾抗日自衛軍,裴煥星任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10月,日本侵略軍大舉進犯通化。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裴煥星在唐聚伍部隊的掩護下,撤離通化。

1933年春,裴煥星離開東北進關。到關內後,曾任河北省束鹿縣縣長。後來,裴煥星離職寓居北平。1942年5月,裴煥星被汪偽特務以在東北時曾參與東邊道抗日活動、掩護共產黨地下工作人員和搞策反工作等為由逮捕入獄,後被取保釋放。1943年裴煥星攜眷返回法庫縣柏家溝故居。

抗戰勝利後,裴煥星又攜眷遷至瀋陽。1951年2月,從瀋陽遷居祖籍河北省豐潤縣瓦子莊。

逝世

1953年3月5日,裴煥星病逝,終年7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