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卓

裴卓

裴卓,烏魯木齊市西河壩街派出所民警,他常說,作為社區民警,先得讓社區居民認識你,相信你。咋樣相信你?你得為老百姓做實事。比如居民來辦身份證,辦好後下社區你順手帶給他,雖說小事一件,但他會記你很長時間。一件件小事積累下來,社區居民覺得你心裡裝著他們,自然就會支持你的工作。 自1998年裴卓擔任烏魯木齊市西河壩后街社區民警以來,以其特有的細心和耐心,融入民眾,為民眾送溫暖,化糾紛。工作中,裴卓給自己立下了規矩,如果不在所里值班,每天都要到社區仔仔細細走一趟。在他的努力下,西河壩后街社區由一個烏魯木齊市有名的治安亂點多,刑事案件高發的敵社情複雜社區,逐步邁入“發案少、秩序好、民眾滿意”的市級安全文明社區行列。

基本信息

主要事跡

要讓老百姓相信你,就得為他們做實事

“裴警官,好著嗎?哪個地方去?”走在西河壩后街,不時有社區居民和裴卓打招呼。在西河壩后街社區工作了14年,裴卓不敢說認識這裡所有人,但敢說這裡的居民見了他都知道。他身患嚴重的糖尿病,做過腰椎間盤手術,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上班時都必須戴著一副內襯鋼板、一公斤多重的牛皮護腰,但他每天下社區走一趟的習慣卻從來沒有因為身體不適而有所間斷。夏天每天下班後,裴卓都會到社區居民的院子裡和居民聊聊天、談談心,了解一下情況,有時候甚至和居民打撲克、下象棋,回到家都在22時以後了。

在裴卓眼中,下社區實際上是在摸社區情況,提早發現矛盾和問題,該上門調查就詳細調查,該及時調解就快速調解。

前些年,一些少數民族家庭由於種種原因,落戶成了一大難題。裴卓就依靠居委會、家委會、治保會,深入轄區將這些住戶的情況收集起來,逐一排隊,按照規定逐年申報,最終解決了這些家庭的落戶問題,並把辦理好的戶口親自送到他們手中,民眾們都高興地說:“裴警官來了,我們的戶口解決了。”

2011年11月初,距離供暖日過了20多天,西河壩后街84號小區的居民家裡仍沒有暖氣,房子冷的像冰窖一樣,為此小區的居民準備集體上街遊行、到市政府靜坐。得知此事後,剛值完夜班的裴卓,顧不上身體疲乏,立即前往事發地點。

得知小區居民已將暖氣費付給了物業公司,但物業公司卻沒有給付熱力公司這一根結後,裴卓一方面耐心勸解,在做好小區居民工作的同時,及時與供熱單位取得聯繫,從中協調。正是由於裴卓同志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對老百姓真摯的感情和對單位的理解,感動了供熱方,當天居民們的供暖問題就得以解決。事後,老百姓為報答對他的感激之情將感謝信送到了派出所。

裴卓對轄區兩勞釋放等重點人員非常關心,他常說,這些人已經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回到社區我們要多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陽光。對服刑人員的家屬更要關心愛護,只有他們生活幸福服刑人員才能安心改造。西河壩后街吸毒人員付軍、吐爾洪強制戒毒後回到轄區,在各方努力下,兩人先後戒除毒癮,結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滿。他們逢人就說,沒有裴警官,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古爾邦節,他自己掏錢為貧困家庭送羊肉

工作中,裴卓始終將“公安工作實際上是一條民眾路線”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關心那些生活貧困、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入手,把黨的關愛身體力行地貫徹到實際工作中,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他都主動伸出熱情的雙手予以幫助。

西河壩后街社區孤寡老人郭明德、塔西漢(女),貧困家庭肉孜阿依甫夫婦、蔡秀英(女)老人多年以來都是裴卓同志的重點幫扶對象,他自己常去看望他們並用工資為他們送去清油、大米、水果、雞蛋,每逢雨雪颳風惡劣天氣他都要親自上門查看幫助他們打掃冰雪。現郭民德、塔西漢老人已先後去世,他們的喪葬儀式裴卓同志全部參加。

2011年古爾邦節,裴卓自己花了1700元錢買了一隻羊,按照民族禮行宰殺後,把羊肉分成10份,送到那些少數民族貧困家庭。每逢過年過節,裴卓都會依照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給那些貧困家庭送去米、面、油、冰糖、茶葉等生活物資。

2011年8月,來自和田靠賣乾果為生的奧斯曼的女兒(巴哈爾古麗·烏斯曼)考上大學,裴卓在轄區專門為巴哈爾古麗·烏斯曼召開了歡慶會,並以個人名義買了MP5做為禮物送給她,並承諾如果巴哈爾古麗·烏斯曼上大學經濟上有困難,自己將資助她完成學業。

轄區內自治區糖酒公司退休職工阿依先木對大夥說:“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警官,誰有困難你都幫忙。”

2011年12月,公安廳治安總隊、市公安局領導在“大走訪”排查矛盾化解糾紛活動中,到西河壩后街進行調研。座談會上,老百姓在肯定了社區工作的同時用真摯樸實感人的語言對各級領導說,“裴警官是我們西河壩后街的好兒子,一定要好好表彰他”。

社區各項警務工作創下多個全疆第一

裴卓深深懂得,要想把轄區治理好,僅僅依靠他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怎樣才能接近民眾、走進民眾,得到民眾的信任與支持是開展好社區警務的關鍵所在。“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正是這種理念支持著裴卓把社區警務工作創下多個全疆第一。

2004年6月,裴卓組織了全疆第一支由低保人員組成的佩戴紅袖標義務巡邏隊。

低保人員肉孜阿訇以及阿娜汗老人說:“我們歲數大了,每天巡邏有困難,但發給我們袖標,我們就在家門口值班,看好自己的院落,這也是為社會治安做貢獻”。

2007年,在駐地單位及民營企業的支持下,西河壩后街警務室自籌資金15萬元建起了全疆第一家社區閉路監控系統。增強了老百姓的安全感,也是對違法犯罪的震懾。人防技防的投入,使西河壩后街的治安明顯好轉,刑事案件由49起下降到2011年的19起。同時,也為“3·23”反標案的快速偵破和消除影響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更為部級督辦“馬市小區玉石被盜案”確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有力證據。

2004年裴卓同志通過入戶核對走訪建立起轄區住戶平面圖,並在圖內標註電話、車輛、寵物等各種信息,裴卓說把社區居住的每一個常住人口,每一戶房東管理好了違法犯罪也就少了,治安防範工作也就做好了。

2009年以前他就在各院落建立門衛值班制度、家委會制度,在街面商業網點建立輪流值班制度。在轄區形成鄰里守望確保一方平安。

自裴卓到西河壩后街社區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在他所管理的轄區沒有一處非法講經點,也沒有發現一個“三股勢力”分子。作為一名普通的社區民警多年堅持在基層第一線,為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實實在在的事情,看似平常,沒有驚天動地,但卻反映出一個人民警察、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從“嚴格執法、熱情服務”著手,以“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民眾滿意”為立足點,努力踐行著一名公安民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

女兒出生時他在伊犁出差,妻子做月子時他在廣州出差,父親因病住院時他還在社區清查,清查完後匆匆到醫院看了父親一眼就去機場接女兒,在路上得知父親病危等他趕到醫院父親已經病逝。裴卓同志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犧牲了小愛把大愛獻給了社區工作,他無私的奉獻精神和突出的工作成績得到了一方百姓的擁護認可,同時也得到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2007年12月12號,公安部長孟建柱同志一行專門到西河壩后街警務室看望了裴卓同志,並對他提出表揚。這就是裴卓,一名紮根社區、悉心為民的普通民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