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蹄

裂蹄

裂蹄,中藥名,生於白樺等闊葉樹樹幹上。子實體無柄。菌蓋馬蹄形或扁半球形,長徑6-25cm,短徑3-13cm,厚2-10cm。表面灰色、深褐色或黑色,有同心環棱紋,粗糙,龜裂,邊緣厚。管口面暗黃色,管口圓形,每lmm間4-6個,有的菌管中充塞有白色菌絲。木質。氣微,味淡。主治症瘕積聚;崩漏;帶下;脾虛泄瀉。

基本信息

簡介

裂蹄(FructificatioPyropolyporiRimosi)子實體多年生。木質,側生,無柄,半球形至蹄形,3-20cm×6-30cm,厚2-10cm。蓋面初期為灰褐色,漸變為暗褐色至黑褐色,幼時有絨毛,漸脫落至光滑,有較寬的同心環棱和環溝,老時龜裂,粗糙;蓋緣鈍,深褐色,有細小的龜裂,下側無子實層,淡土黃色。管口面暗黃色;管口圓形,小,每1mm間5-6個;菌管多層,層次不明顯,長每層2-5mm,黃褐至紅褐色,老的菌管中有白色菌絲充塞。菌肉與菌管同色,有絲狀光澤,有心環紋,分層,厚0.5-3cm。孢子近球形,黃褐色,平滑,常含一油滴,(5-6)μm×(4-5)μm。
【功效】化症散結止血止帶健脾止瀉

【科屬分類】多孔菌科

【主治】症瘕積聚;崩漏;帶下;脾虛泄瀉。

【生態環境】生於白樺等闊葉樹樹幹上。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收後曬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吉林山西江西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功效分類】化症散結藥;止血止帶藥;健脾止瀉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研末,每次3g,每日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