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乾果

裂乾果

成熟時果皮乾燥無汁的一大類果實。 裂累成熟時果皮開裂的一類乾果。 閉果成熟時果皮不開裂的一類乾果。

裂乾果裂乾果
乾果是指成熟時乾燥少汁的果實。如核桃、栗子、腰果等。乾旱的果皮(或包括花托組織)在發育成熟過程中,細胞含水量逐漸減少,原生質體解體,細胞壁增厚,以致形成乾燥的膜質或革質結構;同時,果皮中往往還具有比較發達的機械組織,增強了保護作用。乾果成熟後,有些植物其果皮能自行開裂,屬於裂果類;有的植物的果皮閉合不裂,屬於閉果類。根據心皮數目和結合情況,裂果類又可分為莢果、果、蒴果、角果數種;閉則分為瘦果、穎果、翅果、堅果、分果、雙懸果數種。

成熟時果皮乾燥無汁的一大類果實。依其成熟時開裂與否,分成裂果和閉果兩大類。

裂累成熟時果皮開裂的一類乾果。根據心皮組成、開裂方式可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莢果由單心皮雌蕊子房發育而成,單室多種子,成熟時沿背、腹兩縫同時開裂成兩片。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實類型。少數莢果成熟時不開裂,如花生、皂莢。有的莢果在種子間的部位縊縮成節,稱為節莢,節莢成熟時易在節處斷裂,如含羞草。

蓇葖果亦稱蓇葖。由單心皮或離生心皮雌蕊發育成的果實,子房一室,含多數種子,成熟時果皮沿腹縫或背縫一面開裂。沿腹縫開裂的,如梧桐、牡丹、芍藥、八角茴香等的果實。沿背綻開裂的,如木蘭、白玉蘭等的果實。

角果由兩心皮復雌蕊子房發育而成,為十字花科植物所特有。由胎座組織向中央延伸形成的假隔膜(中隔)將果實分成二室,種子著生在假隔膜邊緣兩側,果實成熟時,果皮由基部向上開裂成兩片脫落。(1)長角果。果實細長,長超過寬數倍,如油菜、白菜、蘿蔔等。(2)短角果。果實短而寬,長與寬幾乎相等,如薺菜、遏藍菜等。

蒴果裂果中最常見的類型,由多心皮復雌蕊子房發育而成,一室或多室,每室具多數種子,果實成熟時,果皮以各種方式開裂:(1)瓣裂。果實成熟時,裂縫沿果瓣(成熟的心皮)縱軸方向開裂。其中沿心皮腹縫相接處開裂的稱室間裂,如菸草、馬兜鈴、芝麻;沿心皮背縫處開裂的稱室背開裂,如棉、鳶尾、紫堇;沿室間或室背開裂,但心皮間隔膜仍與中軸相連的稱室軸開裂,如牽牛、曼陀羅。(2)蓋裂。也稱周裂。果實成熟時沿其上部或中部橫裂,如馬齒莧、車前、天仙子。(3)孔裂。果實成熟時,每一心皮頂部開裂一小孔,種子自孔中散出,如罌粟、金魚草。

閉果成熟時果皮不開裂的一類乾果。主要有:

瘦果閉果中最普通的一種。由單心皮或2~3心皮合生雌蕊發育而成,僅具一室一種子。成熟時果皮堅硬、並且與種皮僅有一處相連,極易分離。如向日葵、白頭翁、蒲公英的果實。

穎果禾本科植物特有的果實類型。由合生心皮雌蕊發育形成,果皮與種皮癒合不能分離,只含一粒種子。如稻、麥、玉米的果實。在農業上習稱種子或籽粒。

堅果由合生心皮雌蕊的子房發育形成,內含一粒種子,成熟時果皮乾燥而堅硬,果實多包藏於由原花序的總苞發育成的殼斗內。通常一個花序中只有1個或2~3個果實發育成熟。如榛、櫟、板栗等的果實。

翅果果皮一端或周邊向外延展成翅狀的一類閉果。如榆、槭、楓楊、臭椿、白臘樹等的果實。

雙懸果又稱分果。由兩心皮子房發育而成,成熟時果實以心皮為單位分離成兩瓣,並列懸掛在中央果柄的上端,果皮雖乾燥,但不開裂,種子仍包在其中。如胡蘿蔔、小茴香的果實。

胞果由合生心皮子房形成,1室1種子,果皮較膨脹,並疏鬆地包著種子,可與種子分開。如濱藜、藜、蟋蟀草的果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