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陳述問題研究

被害人陳述問題研究

《被害人陳述問題研究》,歐衛安編著,法律出版社出版,2009年發行。

基本信息

作 者:歐衛安 著叢 書 名: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人權研究系列之人權研究博士文庫出 版 社:法律出版

社ISBN:9787503697227出版時間:2009-08-01版 次:1頁 數:243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訴訟法

內容簡介

被害人陳述問題研究》深入探討了被害人陳述的概念及其證據特徵,闡述了被害人陳述與證人證言的異同。《被害人陳述問題研究》認為,被害人陳述是訴訟角色分派緊張下的訴訟證據,是獨立的法定證據種類。被害人陳述應當受到意見證據規則及傳聞證據規則的合理限制,並就其證明力確立證據補強規則。《被害人陳述問題研究》還批判了現行制度下被害人陳述的調查模式,主張在保留職權詢問的同時,明確交叉詢問作為被害人陳述的基本調查方式。

作者簡介

歐衛安,法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四川大學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2009年5月被廣州大學聘為法學教授。曾在全國學術性刊物上發表專業法學論文三十餘篇。

目錄

導言
一、研究動機與本書任務
二、研究背景與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與結構體系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被害人陳述的概念
第二節 被害人陳述的特點
第二章 被害人陳述與證人證言之比較
第一節 被害人陳述與證人證言的共同制度安排
一、作證義務的普遍性
二、審前證據調查程式的強制性與同一性
三、庭審質證程式的有限性
第二節 被害人陳述與證人證言的共同證據特徵
一、證據形式上的口頭性與書面性兼容
二、證明力上的直接性與間接性兼容
第三節 被害人陳述與證人證言的主要區別
一、陳述主體以及主體制度的不同
二、庭審作證程式的差異
三、證明作用的不同
第三章 被害人陳述的法律地位
第一節 被害人陳述是訴訟角色分派緊張下的訴訟證據
第二節 被害人陳述是獨立的法定證據種類
第四章 被害人陳述的主體:作為證據方法的被害人
第一節 兒童、精神殘疾者及自訴人作為被害人陳述之主體問題
一、兒童被害人作為被害人陳述主體的問題
二、精神疾病患者作為被害人陳述主體的問題
三、自訴人作為被害人陳述主體的問題
第二節 關於被害人證言特免權與作證豁免的思考
第五章 被害人陳述的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第一節 被害人陳述的證據能力問題
一、被害人陳述的證據能力概述
二、被害人陳述:意見證據的合理限制
三、被害人陳述:傳聞證據的泛濫與應有之限制
第二節 被害人陳述的證明力問題
一、被害人陳述的證明力之概述
二、被害人陳述的證明力判斷
三、被害人陳述的證明力與證據補強
四、對被害人可信性的攻擊與被害人陳述的證明力
第六章 被害人陳述的調查
第一節 被害人陳述在法庭的提出
一、被害人陳述的法庭調查與被害人的出庭義務
二、被害人陳述的提出
第二節 被害人陳述之交叉詢問
一、被害人陳述的應有質證方式:交叉詢問
二、提示記憶等:對被害人進行交叉詢問的輔助措施
第三節 對被害人的職權詢問與對質
一、對被害人職權詢問的合理保留
二、被害人陳述的應有質證方式:對質
第四節 被害人的人權保護:以特殊被害人的法庭調查與程式保護為中心
第五節 被害人陳述的質證衝突與對策
第六節 被害人陳述的審前調查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人權研究博士文庫”是由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持編輯出版的。這箇中心成立於2004年7月,是直屬於廣州大學、專司人權研究的科研機構。2007年,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該中心成為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在全國尚屬首例,這也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權理論研究的重視。編輯出版這套叢書,是該研究中心的諸多任務與成果之一。
“人權研究博士文庫”就其命名,有兩個關鍵字:人權研究與博士文庫。前者是其內容,後者為其形式。
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表明,人權觀念已經獲得了廣泛認同和傳播。2004年“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短語載人憲法。這是歷史的進步,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標誌。今天,全社會都在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國家更迫切需要年輕一代中國學者在人權理論學科建設和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