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跣

袒跣

袒跣,謂脫襪赤足。出自《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

概述

tǎn xiǎn ㄊㄢˇ ㄒㄧㄢˇ

袒跣

詞語解釋

(1).謂脫襪赤足。古人致敬謝罪的一種禮節。《史記·吳王濞列傳》:“ 膠西王 乃袒跣,席稾,飲水,謝太后。”《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於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飲之國,莫不袒跣稽顙,失氣虜伏。”

(2).表示對神靈的虔誠。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時不雨,先君袒跣,遍禱羣祠,涕泣臥祠下,誓不雨不止。”

(3).袒胸赤足。 唐 白居易 《不出門》詩:“披衣腰不帶,散發頭不巾。袒跣北窗下, 葛天 之遺民。” 明 徐渭 《避暑豁然堂大雨》詩:“止取醉飽為,安能謹趨避。袒跣擇樹依,叫號枕磚睡。”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記桃核念珠》:“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為之,圓如小櫻桃,一枚之中,刻羅漢三四尊,或五六尊,行者、坐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趨而後侍者,合計之為數五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