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泉

袁敬泉

袁敬泉,百歲拳師,李連杰師傅之一,曾指點李連杰太極拳的招數。

基本信息

在首都北京武術界,一提起三皇炮捶,不管哪門兒哪派,都會喝聲“好”!你到三皇炮捶門裡一提袁敬泉,甭管師史師弟,沒人不豎大拇哥!末了還加上一句:“瞧人那老爺子,那武功、武德,那身子骨兒,沒挑兒!嘖嘖!”

究竟是什麼原因,這位老人讓武林如此敬仰?最近記者採訪了這位武術八段、武林百傑、三皇炮捶拳名譽會長、101歲的袁敬泉老人。

人物履歷

不上把式場 就下閻王殿

袁敬泉習武是被病魔逼上梁山的。他打小兒就體弱多病瘧疾、腸胃病、癆病,這些在當時很難治的病,死死的糾纏著少年的袁敬泉。為了吃碗飽飯,他15歲就來到北京前門的正興文具店學徒,一邊幹活兒一邊治病。3年過去,藥吃了不少,身子骨兒卻越來越差。20來歲時,看公園裡有人練拳,教拳的老師是太極大師李秀山。袁敬泉像看見了救星,托人遞貼子拜李老師為師,學練太極拳。

3年過去,袁敬泉的身體慢慢好起來。他嘗到了練武的甜頭,又拜在瑞蚨祥做事兒的陳友清門下,學練三皇炮捶。陳老師是當時威鎮京城的會友鏢局鏢師於鑒的入門弟子 ,北京武林人稱“大槍陳”。袁敬泉跟老師學到七趟三皇炮捶、三趟大槍、五趟單刀,雙劍,小槍,齊眉棍,大鏟,春秋大刀各一趟。袁敬泉小時只念過幾年私塾,他越練越覺著自己文化太淺,“學拳不懂理,不成;學拳先明理,學拳自容易”,每天晚上,夥計睡著了,他點上一根兒蠟燭,旁邊擺上一本“五方圓音”(字典)就開始讀書。

後來,他又拜大成拳師王薌齋為師,學心意站樁。他幾十年心苦鑽研,追求拳理,把炮捶之剛、太極之柔和心意之理共熔一爐,反覆錘鍊,自然而然地悟出三皇炮捶的真諦。袁敬泉把自己練拳的實踐與體悟寫成一本書《三皇炮捶全集》。“我有幸得到各位老師的教誨,悟出一些道理,還應把它還給後人,報效社會。”赤子之心,溢於言表。

歷盡苦難“武”心不改

袁敬泉老人慈眉善目,耳聰,目明,說話聲音洪亮,底氣很足。應記者的要求,他拿出筆紙,蘸著墨汁,題寫了“中華武術,早日騰飛”八個大字。記者注意到,老人的手一點不打顫,字型渾厚,有力。老人意猶未盡,拉上他的徒弟周學良走到院中,師徒二人當眾演練推手,師父幾次把徒弟發出一二丈元。不知底細的人還真不敢相信:這是個百歲老人嗎?

袁敬泉老先生生於1899年月10月12日,按中國傳統的說法已經101歲了。他說:“我今兒能有這么硬朗的身子骨兒,一是習武,二是練功,三是生活規律,四是心情開朗”。三皇炮捶是袁老一生苦苦練就的硬功夫,直到90多歲,因為有些器械太重、太長,他才以習練88式太極拳為主。但三皇炮捶的內功袁老還是每天堅持習練,寒暑不輟。

袁老講究科學的飲食。他針對自己早年患有多種疾病,制定了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首先是忌煙、忌酒。在30—50歲期間,他以吃素為主,到50歲時胃酸、胃痛的老毛病竟然好了。老人說,要想長壽,還是少吃大魚大肉,多吃白菜、豆腐,既有營養又好消化,對身體大有益處。現在袁老一日三餐很有規律:早餐一碗牛奶、一個雞蛋、一塊蛋糕;中午、晚上和家人一起吃飯,不單獨起伙。每天住食五六兩,米飯、饅頭有啥吃啥,雞鴨魚肉蝦,也能吃一些,還是不太喜歡葷腥菜。

如今袁老和四兒子一家四口生產在一起。老四繼承了他的全部拳術,又因為是中醫大夫,對老人照顧得非常仔細。老人共有孫子、孫女11個,曾孫、曾孫女13個。逢年過節,一家人圍著袁老說說笑笑,讓街坊鄰居好不羨慕。可有誰知道,袁老一生歷經磨難與不幸。他喝了口水,定了定神兒說:“人生三大不幸全讓我趕上了。少年喪父,我十幾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中年喪偶,51歲時老伴離我而去。老年喪子,4個兒子如今沒了3個,老二不到30歲就死了。生活中這些不幸對我的打擊太大了。我心量兒再寬,這骨肉之情、夫妻之愛也難以割捨啊。”

十常九勿養天年

袁敬泉老人戰勝了體弱多病的磨難,戰勝了生活中連遭打擊的痛苦,成為名震武林的百歲拳王。靠的是什麼?他認為只有四個字:“十常九勿”。十常是指:

一、常打拳:每天兩次,堅持打拳,風雨無阻。七十多年如一日,從未間斷。但打拳一定要得法,要適合自己的身體情況,不可過於用力。

二、常散步:每天早晨鍛鍊步行去公園,往返約8—12公里。90歲後不去公園了,但每天也要步行三四里路。

三、常勞動:經常澆花除草,打掃屋院,先自己的內衣,幫兒孫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既活動身體,又能增加生活樂趣。

四、常寫字:年輕時就喜歡書法,退休後每天堅持練一兩個小時的行書或隸書。

五、常靜坐:每天練習靜功打坐1—2小時,以修心養性,培育真氣。氣充神足,一天都不感到勞累。

六、常按摩:每天搓手心,手背各30下;乾洗臉36次;手指由前向後乾梳頭30次;雙手鳴天鼓彈響9次,兩手掌心捂住雙耳孔然後快速拔開,做3次;雙手拇指點按風池穴30次,再由上而下推按風池穴30次;由根向梢拍打和搓按四肢,以感到溫熱為度;用舌在口腔內旋轉按摩,順、逆各30次,漱津36次分3口咽下;叩齒100次,用手指按摩牙齦3分鐘;兩手分別搓雙足湧泉穴,以局部發熱為度;仰臥床上,自上而下揉按、點按、推按胸腹,每種手法1分鐘左右;由上而下點揉、捶打、搓按腰骶椎處,每種手法兩分鐘。

七、常學習:每天堅持看報紙、書刊。

八、常交往:經常與武林朋友和武術愛好者交往。

九、常看電視。

十、常聽收音機:袁老總是隨身攜帶小收音機,聽聽評書、戲曲和新聞。

九勿說的是:

一、非禮勿視:不道德的行為和對人有害的東西(黃色書刊、錄相等)不要看,否則有損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非禮勿聽:有損於身心健康的話、小說、故事不要聽,阿諛奉承的話也不要聽,有員於別人、影響團結的話不聽。

三、非禮勿言:不道德、不禮貌、損人利己、影響團結、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的話不說,不背後議論、貶低別人。無論對老人、青年還是小孩,說話都要謙虛和藹,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四、非禮勿動:堅決不做損人利己、不道德、有損國家和集體利益、違反法律的事,教育子孫晚輩和門生要以德待人、以武助人,多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做光明磊落的人。

五、勿飲食過飽過偏,人的腸胃功能有限,飲食過多則消化不良,暴飲暴食更易損傷腸胃。許多疾病都是由胃腸疾病發展而來。人體所需營養物質是多方面的,因此各種五穀雜糧、蔬菜水果都要吃,不能有所偏過或偏少。

六、勿多食膏粱厚味:油脂、肥肉、精米、細面等高檔食品稱為膏粱,酒肉和辛辣、鹹甜、香味濃厚的菜餚稱為厚味。膏粱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消化道,損傷脾胃臟腑;油脂過多易致脂肪肝、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缺乏穀類、糧、麩皮的攝入會導致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七、勿過量飲酒:多飲酒刺激腸胃,損害肝腎,刺激大腦,麻醉神經,使人失去理智而發生事故,甚至造成中毒而喪命。

八、勿吸菸:煙中含尼古丁和多種有害致癌物,使人患心腦血管疾病、氣管炎、哮喘、胃病、脈管炎、癌症等,還影響家人和朋友的健康。

九、勿過動情態:中醫認為情態太過是致病主要原因,因此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主張:喜不大笑,怒不暴跳,哀不嚎哭,樂不輕佻。說明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對養生長壽是至關重要的。

告別袁老歸來,已是夕陽西下時分。望著如血夕陽,使人浮想聯翩,百歲老人歷經滄桑磨難,但他的武功、道德、文章、為人,處處閃爍著中華傳統文明的光華,是年輕一代學習的典範。袁老就像這夕陽,雖已日過中天,但卻更紅更艷,他要把最後的餘暉播灑在養育他的中華大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