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復榮

袁復榮

袁復榮(1909—1943)山東省菏澤[山東省地級市]市曹縣鄭莊鄉袁石莊人,抗日烈士。魯西南專署專員。1932年被國民黨當局以煽動學潮、宣傳赤化的罪名逮捕入獄;1933年出獄後,繼續從事地下活動,傳播革命思想。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濟南市委委員、濟南讀書聯合會負責人。1943年9月,遭到敵人合擊,最後彈盡糧絕,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6歲。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生平事跡

袁復榮軍功章袁復榮軍功章

1928年至1931年,先後在河南洛陽和山東濟南上初、高中。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求學時,即研讀馬列主義理論,在濟南中學就學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濟南市委委員、濟南讀書聯合會負責人。

1932年3月被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以宣傳赤化的罪名逮捕,判處死刑,後經營救改判四年有期徒刑,在獄中受盡摧殘,始終堅貞不屈。“九·一八”事變後,組織學生進行遊行示威,呼籲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3年出獄後,以教書為掩護,繼續從事地下活動,參與組織“曙光書店”,介紹進步書籍,傳播革命思想。“七·七”事變後,中共曹縣工作委員會成立,袁復榮被選為縣委委員。

1936年春出獄後回到曹縣,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組建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曹縣地方組織,發展隊員10多人。

1937年冬,任中共曹縣工委宣傳部長,曾組建巡迴話劇團,宣傳抗日救國。

1938年夏,他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建立基層黨支部和農民互助組等抗日組織,與王石鈞劉齊濱等共同開闢曹西北根據地。1939年調往中共魯西南地方委員會任宣傳部長。

1939年2月任曹縣縣委書記。後在曹東南舉辦兩期青年訓練班,發展黨員40餘人,培養了一批革命骨幹。在主持地委宣傳工作期間,曾辦過《民聲報》。

袁復榮是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任中共曹縣特支宣傳委員,曹縣工委、曹縣縣委宣傳部長,曹縣縣委書記。在曹縣西北地區宣傳抗日,發展黨的組織和民眾抗日組織。發動青年參加八路軍,協助冀魯豫支隊司令員楊得志等擴建了主力團,組建了曹縣縣委領導的地方武裝——八路軍冀魯豫支隊青年挺進大隊等。

1939年7月任中共魯西南地委宣傳部長,1942年5月任魯西南專署專員。參與領導了保衛“三村”、反“掃蕩”、平息反動會道門暴動和粉碎國民黨頑固勢力圍攻的鬥爭,在統一戰線、武裝鬥爭、減租減息、根據地建設諸方面傾盡了全力,為創建和鞏固魯西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袁復榮烈士墓地袁復榮烈士墓地

1940年4月,中共魯西南地委成立後,任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40年秋,領導了聞名的“紅三村”(曹樓、伊莊、劉崗)鬥爭。1942年任魯西南專署專員,積極開展地方政權工作。1943年隨軍東征,擊退李仙洲部,開闢曹東南革命根據地,使之與湖西根據地連成一片。

1943年9月,日軍三個師團、一個旅團及偽軍共10000餘人,從濟寧、徐州、新鄉等地出動,分10路對湖西、魯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掃蕩”。9月28日,魯西南專署和軍分區機關轉移到曹縣王廠村,突遭日偽軍合圍。袁復榮與軍分區司令員朱程沉著指揮軍民一團、騎兵連,英勇抗擊敵人,掩護民眾和機關、部隊轉移。在日軍秋季“掃蕩”中,與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率部挺進曹縣城西南王廠村黃河故道一線,在五分區駐地王廠村與日軍作戰,遭到敵人合擊,激戰整日,因寡不敵眾,最後彈盡糧絕,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6歲。

所獲榮譽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人物紀念

為紀念在這場戰鬥中犧牲的袁復榮和朱程,1945年9月,在曹東南青集設立復程縣,取“復”、“程”二字,冀魯豫行署將曹縣改名為復程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