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箬竹

衡山箬竹

衡山箬竹產湖南衡山、平江等縣。生於山坡,亦有栽培。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地下莖復軸型;竿的節間呈圓筒形。竿籜宿存性;籜鞘較長於或短於節間,有毛或無毛。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種中文名:衡山箬竹
種拉丁名:IndocalamuslongianritusHand.-Mazz.var.hengshanensisZhaoetYang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拉丁名:Indocalamus
國內分布:產湖南衡山、平江等縣。生於山坡,亦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湖南衡山白洋坪。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23(6):465.1985]
中國植物志:9(1):697
組中文名:箬竹組

組拉丁名:Sect.Indocalamus
亞族中文名:赤竹亞族
亞族拉丁名:SASINAEKeng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KengetKengf.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地下莖復軸型;竿的節間呈圓筒形。竿籜宿存性;籜鞘較長於或短於節間,有毛或無毛;籜耳存在或缺如;籜舌一般低矮,稀可高至3毫米左右;竿每節僅生1枝,其直徑通常與主竿相若,有時竿上部的分枝則每:節可多至2—3枝。葉鞘宿存;葉片通常大型,具有多條次脈及小橫脈,乾後平展或波狀曲皺,稀可在背面中脈之兩側皆有…行毛茸。花序呈總狀或圓錐狀,著生於葉枝下方各節的小枝頂端.花序分枝緊密或疏鬆而展開;小穗含數朵乃至多朵小花,疏鬆排列於小穗軸上;穎2(3),卵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呈尾狀;外稃幾為革質,呈長圓形或披針形,具數條縱脈,稀可還具小橫脈,無毛或被微毛,基盤密生絨毛;內稃稍短於外稃,稀可等長,通常先端具二齒或為一凹頭,背部具2脊,脊或脊間兩稈之上端生有稀疏微毛;鱗被3;雄蕊3,花絲互相分離;子房無毛,花柱2枚。

產地分布

產湖南衡山、平江等縣。生於山坡,亦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湖南衡山白洋坪。

箬竹屬,禾本科植物

Indocalamus Nakai 箬竹屬,禾本科,約30種,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以及菲律賓等地,我國約20種,產長江流域以南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