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氣候學

利用氣象衛星探測到的氣象資料研究地球氣候的學科。

衛星氣候學

正文

利用氣象衛星探測到的氣象資料研究地球氣候的學科。
在地球上的海洋、高山、荒漠、極地等地方建立氣象觀測站比較困難,而人造地球衛星能在短時間內對整個地球進行探測,提供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連續的、均勻的全球氣象觀測資料。自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以來,世界各國已發射許多氣象衛星,對全球大氣進行探測,分析研究天氣和氣候的形成、特徵和變化。衛星氣候學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
衛星氣候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有:①研究利用衛星探測地球氣候要素的原理和方法;②根據衛星的輻射探測資料,繪製全球和區域的不同時段內輻射平衡及其分量值的時空分布圖,研究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③利用衛星探測的大氣特徵資料,研究全球大氣環流模式;④利用衛星探測的大氣特徵資料以及洋面溫度、海冰和陸地積雪範圍、植被分布和土壤特徵等資料,研究全球和區域的氣候形成、特徵、變化和氣候區劃
參考書目
 E.C.巴雷特著,丁一匯等譯:《衛星氣候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氣象研究所,1981。(E.C.Barrett,Climatology from Satellites, Methuen, London,1974.)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