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訪視

1.術前訪視 (1)通過術前訪視,護士可掌握患者的情況,制定護理計畫,以便在圍術期實施正確的護理。 1.3

手術對每一個患者都存在著緊張和恐懼,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積極配合手術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增加手術室護士對手術患者術前訪視,可使患者以最佳狀態迎接手術,在圍術期護理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我院手術室自2003年對患者實行術前訪視以來,效果比較顯著,現介紹如下。
1.術前訪視
1.1 訪視目的
(1)通過術前訪視,護士可掌握患者的情況,制定護理計畫,以便在圍術期實施正確的護理。
(2)緩解患者術前的恐懼心理,介紹手術及麻醉注意事項,增強對手術的信心。
(3)通過訪視,激勵護士對護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業務水平。
1.2 訪視方法 訪視者為配合手術的巡回護士,訪視前首先與病房聯繫,取得配合,得到允許後可進行訪視,訪視時間為手術前一天下午。
1.3 訪視內容
1.3.1 收集資料 通過查閱病歷,與主管醫生、護士聯繫,了解患者一般情況生命體徵、診斷、擬定手術名稱、麻醉方式、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藥敏史、實驗檢查結果、有無活動義齒及隱形眼鏡、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經期、重要臟器功能狀態、有無感染、營養狀態、身高體重、生活史、生活習慣、社會背景、接受手術的態度和程度等。
1.3.2 探訪患者 首先自我介紹、問候患者,說明訪視的目的,向患者說明從進入手術室到離開手術室的大體過程,其中包括入室時間、手術大致所需時間,移送情況、麻醉誘導、手術體位和可能出現的不適等情況。詢問患者的不安和擔心的事情,根據具體問題給予正確的護理。宣傳疾病有關知識,介紹同種疾病患者手術的效果,儘量多用鼓勵性、安慰性語言,使其樹立康復的信心。向患者說明術前準備的必要性,為術後減少感染和併發症等做好宣傳工作。
1.3.3 訪視結束 回到手術室後,巡迴護士根據所獲得的患者的資料,與本次的器械護士和護理小組共同討論,制定護理措施。
1.4 注意事項
(1)訪視時間適宜,應避開治療和進食時間,會面時間一般為10~15 min,不宜過長,以不引起患者緊張感和疲勞感為宜。
(2)與患者交談時,應正視患者,採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語,儘量少用醫學術語,避免強制、教育的態度。
(3)對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避免說引起患者不安的話語,以免患者對護士產生不信任感,加重其心理負擔。
2.體會
(1)術前訪視使患者對手術和麻醉有了初步認識,緩解了恐懼心理,做好了必要的身心準備,能儘快地適應手術室環境,完成角色轉換,處於接受手術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狀態。
(2)術前訪視的實施,利於手術室護士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整體情況,更好地做好術前準備,從護理角度預見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手術的全過程做到心中有數,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
(3)通過術前訪視,閱讀病歷,了解病情及各種生化檢查結果,對手術護士的業務水平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從而增強了護理人員渴求知識緊迫感和競爭意識,促使護士自覺的學習,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綜合素質,為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