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郎

(1)舊時稱男家派遣到女家迎親的人為行郎。(2)指過路青年。

舊時稱男家派遣到女家迎親的人為行郎。吳白牧《夢粱錄·嫁娶》載:“至迎親日,男家刻定時辰,預令行郎,各以執色如花瓶、花燭、香球、沙羅洗漱、妝盒、照台、裙箱、衣匣、百結、清冷傘,交椅授事街司等人。及顧借官和妓女乘馬,及和倩樂官鼓吹引迎花檐子或粽擔子,藤轎前往女家迎娶新人,其女家以酒禮款待。”

近代亦有以行郎去迎親之俗。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四《浙江杭州嫁娶風俗》:“至親迎日,男家則刻定時刻,預定行郎,各以執事如花瓶花燭香球,沙羅洗漱,妝合照台,裙箱農匣等,前往女家迎娶新人。其女家以酒禮款待行郎,散花紅銀揲利市錢會訖。然後樂官作樂催妝。克擇官報時辰,催促登車,茶酒互念詩詞,催請新人出閣登車。既登車,擎檐從人,未肯起步,仍念詩詞,求利市錢酒畢方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