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國3

00一 0一0 0——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8月1日)
叢書名: 行走中國地理文化系列
精裝: 72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5200980, 7545200985
條形碼: 9787545200980
尺寸: 25.1 x 19.6 x 6.9 cm
重量: 2.5 Kg

作者簡介

陳丹,從小就酷愛手工酷愛旅行。行走各地買來的要來的撿來的手工藝品足可以塞滿三個大衣櫥。念大學的同時進八媒體行業工作十年來積累了許多傳統手工藝方面的報導及幾本關於藏區的著作,因工作需要數次進藏後來強烈愛上西藏到拉薩居住了一年有餘。
在拉薩定居的那段日子裡我常常背了包獨自到藏區各地遊走。
最喜歡逛寺廟因為西藏最精美最有價值的手工藝術品都集中在那裡建築繪畫雕塑都強烈鮮明硬朗地張揚著它們是宗教文化與高原文化結台的碩果;也很愛民間的手工藝品它們質樸實用充滿了藏族人的智慧與個性最愛的還是那些手工藝人:那些安安靜靜聚精凝神的人們內心安然才可以用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去製作一件手工藝品那絢爛的世界就是在他們的手中誕生的。
但是看到這些手工藝術的珍品和延續千百年的技藝在現代工業和商業的衝擊下漸漸消逝我深切地感到心痛和焦慮這些藝術的珍寶是不可複製的如果不及時搶救它們將永遠地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以及記憶中那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後人感知歷史的依據沒有了它們我們的子孫對自己民旅的精神依託將不復存在。
我會為它們做點什麼的不只是寫作這本書。

內容簡介

《行走中國3(套裝共5冊)》讓我們循著大自然的瑰麗,沿著古文明的蹤跡,期待著一次次震撼和感動。與此同時,一路走去,我們將接觸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不同習俗、不同語言、不同信仰的不同民族,他們多姿多彩的生活,讓華夏大地異彩紛呈、魅力無限。正是這些綻放在中國大地上絢爛的民族之花,給沉寂的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和魅力。一路走去,我們還將沿著歷代英雄的足跡,遙想他們為民族的生存發展所創建的豐功偉績,以激勵自己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壯麗的自然風光,燦爛的中華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國的瑰寶。在大地之上建設著家園、創造著文化、守護著文明、延續著民族精神的華夏兒女,更是這片神奇土地永恆的靈魂。《行走中國3(套裝共5冊)》固然是對中國自然地理、歷史文明的一次深刻的記錄,更是一場關於中華民族精神的激情呈現。
讀完《行走中國3(套裝共5冊)》你會更加熱愛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這塊大地和生活在這塊美麗大地上的人民。

目錄

藏地手藝
總序江山多嬌魂脈永系

第1章:方寸之中的佛國——擦擦
第2章:果果的陶罐
第3章:濃墨重彩的宗教藝術——唐卡
第4章:尋找易貢彩虹刀
第5章:鬼神的具象面孔
第6章:記錄在木板上的信仰
第7章:泥塑——用“心”從泥里“請”佛
第8章:藏地銅器和“雲南製造”
第9章:閃耀在藏區的雲南銀器
第10章:尼西黑陶——黑如漆光如玉
第11章:織得天上一段錦
第10章:一沙一世界一石一天堂
第13章:鋪天蓋地的絢爛
後記
宗教建築
總序江山多嬌魂脈永系
本書導讀示意圖
自序
政教合一的皇城
政教合一的雍和宮
輝煌的雍和宮建築
典雅的北京戒台寺
富有傳奇色彩的戒台寺古松、古塔
香山掩映下的碧雲寺
香山碧雲寺的設定
比北京城更古老的潭柘寺
北京真覺寺的金剛寶座塔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的雕刻與塑像
道教全真聖地——白雲觀
神仙匯聚的靈境——白雲觀
白雲觀的中心——邱祖殿
阿尼哥主持修建的妙應寺白塔
歷經坎坷的妙應寺白塔
玲瓏俊秀的永安萬壽塔
永安萬壽塔繁複華美的雕刻
黃土崗上的鎮崗塔
運河源頭的燃燈佛合利塔
充滿傳奇色彩的燃燈佛舍利塔
北京頤和園的須彌靈境四色塔
各有千秋的四座須彌靈境塔
佛的化身——頤和園多寶琉璃塔
京畿香火,盤山寺院
結構精巧的獨樂寺
獨樂寺高大精美的雕像
燕趙齋淨地
藏漢風格相承的普寧寺
普寧寺價值非凡的佛像
普寧寺周到的設定
曼陀羅的實體——普樂寺
普樂寺的佛像與裝飾
有“小布達拉”之稱的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的藏密佛像
普陀宗乘之廟的特別設定與珍貴文物
班禪行宮——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萬千神佛匯聚的紅台
河北正定的隆興寺
隆興寺大悲閣建築群
隆興寺珍貴非凡的佛教文物
“花團錦簇”的廣惠寺花塔
中國最大的磚石塔——定縣料敵塔
雲岡石窟,五台山的佛
文殊道場——五台山靈境
佛教聖地五台山的獨特建築
多朝代建築共存的佛光寺
千年寶剎南禪寺
坐西朝東的華嚴寺
華嚴寺多彩的陳設與造像
壯麗古雅的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的特色造像
歷史悠久的雙林寺
舉世無雙的雙林寺彩塑
惟妙惟肖的雙林寺十八羅漢
千年瑰寶鎮國寺
鎮國寺形態各異的雕塑
山西洪洞縣的廣勝寺
廣勝寺美麗的裝飾與造像
道教名觀永樂宮
聞名遐邇的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生動的空間處理
皇親家廟——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穩固而奇妙的結構
應縣木塔變化豐富的木質構件
應縣木塔佛像多樣的組合
山西蒲州的普救寺
東嶽大帝行宮——東嶽廟
龍門佛世界
山水相依的龍門奉先寺
盛唐遺蹤——奉先寺的佛像
佛骨靈光古周原
佛骨靈光之地——法門寺
大唐勝跡——大佛寺
雪域紅牆佛境界
藏傳佛教建築的經典之作——布達拉宮
藝術色彩濃郁的布達拉宮內部裝飾
漢藏友誼的美好見證——拉薩大昭寺
拉薩格魯派佛教的首寺——哲蚌寺
大漠誦經聲
沙海之上的佛國——敦煌莫高窟
絕世瑰寶——莫高窟彩塑
千載經營的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的崖上殿閣
麥積山石窟精湛的雕塑藝術
藏傳佛教的博物館——拉卜楞寺
黃土高原上的喇嘛寺——札木喀寺
後記
索引
助讀書目
黃山徽州
總序江山多嬌魂脈永系
本書導讀示意圖
自序三生煙雨夢皖南
總述在北緯30度神秘線上——黃山徽州
黃山徽州示意圖
逶迤五百里風光四時絕
00一 破石而生黃山松
00二 一步十絕黃山石
00三 飛瀑靈泉潤蒼崖
00四 黃山自古雲如海
00五 黃山與新安畫派
黃山水,新安源
00六 六股尖,三江口
00七 率水、橫水、新安水
00八 大徽嶺下大徽村
獨立的民俗單位——徽州
00九 聚族而居源遠流長
0一0 風水尤重數徽人
0—— 深深古巷馬頭花牆
0一二 祠堂、牌坊和老橋
0一三 徽人最喜搭台唱戲
徽州與徽商
0一四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0一五 東南無徽不成鎮
0一六 揚州繁華以鹽盛
0一七 彌天花雨唱徽州
一府六邑 古村五千
0一八 三子煙灶九千丁——西遞
0一九 畫裡牛形村——宏村
0二0 有龍在川——龍川
0二一 徽州牌坊群——棠樾
0二二 神秘八卦村——呈坎
0二三 十橋九貌盛唐遺風——唐模
0二四 謎窟成群的村莊——浯村
0二五 養育胡適的地方——上莊
0二六 枝分葉布所在為雄——雄村
0二七 大大萬安街——萬安
0二八 徽州最大滾水壩——漁梁
後記
助讀書目
索引
旅遊黃頁
靈境麗江
總序江山多嬌魂脈永系
本書導讀示意圖
自序麗江——多民族文化的靈境
總述麗江山河概述
麗江地區示意圖
雄奇壯麗的山水世界
00一納西人的精神象徵——玉龍雪山
00二“滇省眾山之祖”老君山
00三大江傳奇
00四東方大峽谷——虎跳峽
00五拉市高原濕地保護區
千年世界名城
00六山城的來歷和土司府第
00七不拘一格的古城
00八沒有城牆的“茶馬古道”重鎮
00九水之靈橋之魂
0一0淳厚的民風
0——靈泉寶地黑龍潭
古老神秘的人文天地
0一二神秘的圖畫象形文古國
0一三東巴教聖地白地
0一四納西古樂
0一五白沙壁畫
0一六佛教寺廟
天邊有個“女兒國”
0一七獨一無二的母系制社會
0一八神秘的“走訪婚
0一九高原母親湖
0二0美麗多情的格木山女神
古老的名鎮名村
0二一世界遺產的一角——束河古鎮
0二二江山奇蹟石頭城
0二三雪山第一村與“玉柱擎天”
0二四山青水靈玉龍村
0二五“茶馬古道”上的文海村
後記
助讀書目
索引
旅遊黃頁
青藏縱橫
總序江山多嬌魂脈永系
本書導讀示意圖
自序陽光風雪雕塑的錚錚鐵骨——青藏高原
總述青藏阡陌
青藏鐵路沿線景觀地圖
總論
00一自然青藏
00二人文青藏
00三歷史交通
西陲安寧——西寧
00四中國夏都——西寧市
00五土族民間藝術博物館——互助
00六西天聖景——塔爾寺
00七藍色的海洋——青海湖
00八候鳥的家園——青海湖鳥島
00九美麗背後的傷疤——青海湖的過度開發
高原聚寶盆——柴達木盆地
0一0龍脈之祖——崑崙山
0一一中國鹽湖城——格爾木
0一二世界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
0一三沙漠衛士——胡楊林
青藏高原的保護區
0一四中華水塔——三江源
0一五長江源
0一六黃河源
0一七瀾滄江源
0一八美麗的少女——可可西里
0一九不能忘懷的英雄——野氂牛隊
0二0嚴重惡化的生態
域牧歌——藏北草原
0二一鷹飛不過的地方——唐古拉
0二二西藏北大門——安多縣
0二三藏北放歌——那曲草原
0二四納木錯與夏珠寺
0二五轉世活佛制度的開創地——楚布寺
朝佛者心中的聖城——拉薩
0二六沸騰的溫泉——羊八井
0二七朝聖之路——拉薩三轉
0二八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
0二九西藏最大的寺廟集團——拉薩的三大寺
0三0眾佛匯聚藥王山
0三一最絢爛的世界——聖城的節日
尾篇鐵龍馳舞青藏
附錄Ⅰ
附錄Ⅱ
助讀書目
索引
旅遊黃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